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清]王士祯 [唐]柳宗元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宦情羁思共凑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十日雨丝成片里,浓春牦景似残秋。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孔啼。
[注:)①王士祯在明代度过童年,他的祖父、父亲都是明朝遗民。②秣陵:南京古名。
【小题1】下面对这两苜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王诗第二句中“梦”表明是虚写,“秦淮水上楼”则点明了诗人现在所处的地点,也暗示了诗人的写作缘由。
B.王诗第三、四句抓住了春雨绵绵,春风肆意,春寒浓烈的特点,以哀景衬哀情,表达了诗人此时内心的悲伤之感。
C.柳诗起句中的“凄凄”这一叠词用得生动传神,起强调作用,真实地表现了诗人此时的凄凉心态。
D.柳诗尾句中的“榕叶满庭”形象地写出了秋天雨后,榕叶落满庭院,秋风扫落叶的萧瑟箫杀之感。
E. 这两首诗首句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并且总领全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后几句中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小题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诗句,从景语和情语两方面比较和分析两首诗歌情感的不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8-21 09:02: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   为。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关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邱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若兹山,则浙东西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殊形诡状者,实大且多,欲雕绘而求其肖似,则山容壁色乃号为名山者之所同,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

而余之独得于兹山者,则有二焉。前此所见,如皖桐之浮山、金陵之摄山、临安之飞来峰,其崖洞非不秀美也,而愚僧多凿为仙佛之貌相,俗士自镌名字及其诗辞,如疮痏(wěi)蹶(jué)然而入人目。而兹山独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工以自标揭,所以终不辱愚僧俗士之剥凿也。又凡山川之明媚者,能使游者欣然而乐,而兹山岩深壁削,仰而观俯而视者,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成己成物之道,俱可得而见矣。

——方苞《游雁荡记》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意有所极,梦亦同。   (有趣)
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   (外表,样子)
B.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之。(奇异)
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   (没有办法)
C.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聚集收缩)
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   (没有缘由)
D.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同类)
而兹山独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   (完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所以终不辱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B.不知日入   筋骨
C.攀援而登,箕踞遨   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
D.而余之独得于兹山,则有二焉   客有吹洞箫
【小题3】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A.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B.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C.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D.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选文(一)作者游历山水的真正目的在于忘忧,而西山之游才是真正的游,实现了自我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了乐而忘忧的目的,所以看似简单的“始”字,在文中不可或缺,语约意丰。
B.选文(二)题为《游雁荡记》,但作者开篇就说“兹山不可记也”,看似矛盾,实则是把雁荡山和那些平缓明媚的山川进行对比,以突出雁荡山的特殊之处。
C.选文(一)作者描写并赞美西山的怪特美,间接表达自己受到挫折却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选文(二)作者游览雁荡山领略到做人处世的道理:两文均有借游寓理抒怀的特点。
D.游记以记叙旅游见闻、描写山水景物为主,并寄寓作者的情思或审美趣味。这两篇选文都是以叙写山水景物为重的山水游记。
【小题5】把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

同类题2

阅读下面韩愈和柳宗元文章的节选文字,完成各题。

(1)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2)辱书云,欲相师。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注释:这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韦中立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后来柳宗元不断地对他进行帮助。辱,谦辞,感到自愧的意思。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皆出于此乎   其:大概
②则师焉 耻:耻辱
道不笃 仆:谦称,相当于“我(的)”
④未见可者     师:学习
⑤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  吾子:尊称,相当于“您”
⑥邑犬群吠,吠所也 怪:责怪
南越中数州   被:覆盖
⑧狂者累日     走:奔跑
A.①⑤B.②⑥C.③⑦D.④⑧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幸见取   竟幸运地被您效法学习
B.又挈挈而东 又(被外贬)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
C.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 而您又想使我管理越地的雪
D.非独见病   不仅(我)会被辱骂
【小题3】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小题4】对于当时的社会风气,韩愈与柳宗元关注的现象、表达的态度有相同之处,但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流露的情感又不尽相同。请结合上面的节选文字,简要说明。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柳宗元

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

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奚师欤?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

 (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且求中以己 益:充实
B.吾子无以韩我 责:指责
C.其车,肥其马,长其策   攻:加固
D.不敢倦,不敢,不敢肆   爱:吝啬
【小题2】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
B.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C.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
D.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小题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在《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文章中也明确表达了不愿意担任老师的意思。
B.柳宗元认为自己无法成为孔子那样的老师,只是希望能成为马融、郑玄那样的章句师。
C.柳宗元认为自己学问不够,又不像韩愈那样胆大,所以一直不愿意担任别人的老师。
D.如果有人来请教关于“言道、讲古、穷文辞”的问题,柳宗元还是愿意答疑解惑。
【小题5】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