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柳宗元

①秀才足下:仆避师名久矣。往在京都,后学之士到仆门,日或数十人,仆不敢虚其来意,有长必出之,有不至必惎之。虽若是,当时无师弟子之说,其所不乐为者,非以师为非, 弟子为罪也。有两事,故不能:自视以为不足为,一也;世久无师弟子,决为之,且见非,且见罪,惧而不为,二也,其大说具《答韦中立书》,今以往,可观之。

②秀才貌甚坚,辞甚强,仆自始觌,固奇秀才,及见两文,愈益奇。虽在京都,日数十人到门者,谁出秀才右□?前已必秀才可为成人,仆之心固虚矣,又何鲲鹏互乡于尺牍哉!秋风益高,暑气益衰,可偶居卒谈。秀才时见咨,仆有诸内者,不敢爱惜。

③大都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其外者当先读六经,次《论语》、孟轲书,皆经言。《左氏》、《国语》、庄周、屈原之辞,稍采取之,谷梁子、太史公甚峻洁,可以出入,余书俟文成,异日讨也。其归在不出孔子,此其古人贤士所懔懔者。求孔子之道,不于异书。秀才志于道,慎匆怪、勿杂、勿务速显。道苟成,则勃然尔,久则蔚然尔。源而流者,岁旱不涸,蓄谷者不病凶年,蓄珠玉者不虞殍死矣。然则成而久者,其术可见。虽孔子在,为秀才计,未必过此。不具。宗元白。

(注)①行:德行。
【小题1】第①段画线句内容高中课文也有相关论述,这篇文章是《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小题2】可填入第②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
A.矣B.焉C.耶D.耳
【小题3】对第②段内容理解错误一项是(    )
A.秀才貌甚坚而辞甚强,这已令作者非常欣赏。
B.秀才的才华和志向,尤令作者感到后生可畏。
C.借天气好转,作者盛邀秀才来家里当面交谈。
D.作者称秀才有时也会被询问,一起探讨学问。
【小题4】赏析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5】第③段“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这句话的意思在本文写作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试加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02:02: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小题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
梦亦同趣 ___________ 始指异之 ______________
箕踞而遨 ___________ 外与天际 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不存在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苍然暮色,自远而至B.四望如一
C.攒蹙累积,莫得遁隐D.望西山,始指异之
【小题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跟在别人的后面,漫无目的地游览。
B.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精神专一,忘掉形骸,似乎与大自然万物相融合。
C.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这之后知道我假如没有开始游览的话,游览就从这次开始。
D.觉而起,起而归——睡一觉后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去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释:①永贞元年(805)九月,柳宗元参与的革新运动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又被贬为柳州刺史。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②投荒:贬逐到偏僻边远的地区。③荆、郢(yǐng):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宗一将游之处。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这两句诗既是铺叙,又是情语,充分表现出诗人苦涩的心境和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
B.颔联描绘了一幅凄惨迷蒙、辽阔苍茫的图景。眼前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乌云密布,料想舍弟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碧于天。运用了比拟、对比、融情于景等手法。
C.“桂岭瘴来云似墨”,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预示宗一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D.尾联写别后思念之深情,经常梦见弟弟去的“郢”一带的烟树,化虚为实,意境迷离,将思念之意表现得异常深切感人。
【小题2】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