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秋尽途中作
贯休
行行芳草歇,潭岛叶纷纷。
山色路无尽,砧声客强闻。
残阳曜极野,黑水浸空坟。
那得无乡思?前程入楚云。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题目交代了诗歌创作的时间及地点,秋尽不归,路途奔波,是诗人情感的触发点。
B.首联用“行行”“纷纷”两个叠词拟声,形成节奏感与韵律感,富有音乐美。
C.颔联写到“山色”“砧声”,视听结合,声色俱存,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D.颈联描绘了一幅肃杀、阴冷的画面,营造出凄凉、悲苦的氛围,为尾联的抒情做铺垫。
E. 全诗运用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描写花草凋零、落叶纷纷等暮秋之景,以抒发思乡之情。
【小题2】这首诗的颔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17 10:03: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寒食江州满塘驿
宋之问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吾肠。
(注)①满塘驿:江州的一个小驿站,是宋之问被贬钦州过江州时停住的地方。②巩县在洛水西岸,为洛阳近畿之地。③江州古属吴地,故诗中称江州为吴州。
【小题1】(小题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上巳节为农历三月三日,这一天按古风要去水边祓除修禊,驱除鬼魅。寒食节为清明节后一日,在这一天需禁烟火,只吃冷食。
B.首联中,“去年”“今年”,对比鲜明。一年之隔,诗人处境大不相同,诗中虽然只字未提遭贬一事,但通过地名“洛桥边”与“庐山曲”的对照,失意之态清晰可见。
C.颔联中,作者极力描绘盎然春意。京洛之地此时已然满树繁花,作者不禁触景生情,心生怜爱。吴州也是春草吐绿,“新”字写足了春回大地的清新与生机。
D.颈联先重复“吴州春草”以承上启下,吴州此时兰花和杜若正吐露芬芳,春光无限,作者身在吴州,却“感物思归”“怀故乡”,直抒胸臆,感情深沉痛楚。
E. 前四句运用反衬、对比手法,抚今追昔,感慨今日的沧桑,语言质朴自然,流露出诗人遭贬南行的惆怅落寞情怀。
【小题2】(小题2)这首诗的尾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