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同题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行无题
钱珝
(一)
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
静听江叟语,尽是厌兵人。
(二)
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小题1】【小题2】两首诗都写到了 ,表达了作者 的态度。
【小题3】【小题4】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后两句的抒情方式及表达效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11 11:01: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中子,王氏,讳通,字仲淹。铜川府君,讳隆,文中子之父也。开皇九年江东平。铜川府君叹曰:“王道无叙,天下何为而一乎?”文中子侍侧十岁矣,有愧色日夏、殷以下数百年,四海常一统也。魏、晋以下数百年,九州无定主也。上失其道,民散久矣。一彼一此,何常之有?夫子之叹,盖忧皇纲不振,生人劳聚敛而天下将乱乎?”铜川府君异

开皇十八年,铜川府君居,歌《伐木》,而召文中子。子矍然再拜:“敢问夫子之志何谓也?”铜川府君曰:“自天子至庶人,未有不资友而成者也。在三之义,师居一焉,道丧已来,斯废久矣,然何常之有?小子勉之,翔而后集。”文中子于是有四方之志。盖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会稽夏碘,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不解衣六岁,其精志如此。

仁寿三年,文中子冠矣慨然有济苍生之心,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帝坐太极殿召见,因奏《太平策》小有二,策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验古,恢恢乎运天下于指掌矣。帝大悦曰:“得生几晚矣,天以生赐朕也。”下其议于公卿,公卿不悦,文中子知谋之不用也,作《东征之歌》归。帝闻再征之,不至。四年,帝崩。

大业元年,一征又不至,辞以疾。谓所亲曰:“道之不行,欲安之乎?退志其道而已。”乃续《诗》《书》,正《礼》《乐》,修《元经》,赞《易》道,九年而六经大。门人自远而至。如往来受业,不可胜数,盖千余人。隋季,文中子之教兴于河汾,雍雍如也。

大业十三年,江都难作。子有疾,召薛收,谓曰:“吾梦颜回称孔子之命曰:归休乎?殆夫子召我也。何必永厥龄?吾不起矣。”寝疾七日而终。门弟子数百人会议曰:“吾师其至人乎?自仲尼已来,未之有也。仲尼既没,文不在兹乎?请谥曰文中子。”丝麻设位,哀以送之。

(取材于《中说·文中子世家》)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铜川府君居 宴:安闲
B.今验古     稽:计较
C.九年而六经大就:完成
D.夫子召我也 殆:大概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生人劳聚敛而天下将乱乎 学《诗》会稽夏瑛
B.铜川府君异   文中子知谋不用也
C.不解衣六岁   如往来受业,不可胜数
D.作《东征之歌》归 帝闻再征之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道无叙,天下何为而一乎
王道仁政还没有推行,隋朝为何能统一天下呢
B.道丧已来,斯废久矣,然何常之有
道义不被尊奉以来,这种风尚也被废弃很久了,然而局势不会恒定不变啊
C.得生几晚矣,天以生赐朕也
我与先生相见恨晚哪,上天是要赐给我一条生路啊
D.道之不行,欲安之乎
王道得不到推行,就想天下安定太平吗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文中子冠矣,慨然有济苍生之心
②仲尼既没,文不在兹乎?
【小题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子年纪轻轻就见识不凡,能从父亲的叹息中解读其心思。
B.文中子广泛拜师,发奋求学,以至于忙碌得来不及换装休息。
C.文中子从朝廷公卿对自己的态度预感到实现自己理想的渺茫。
D.文中子退而编撰先秦六经,广收门人弟子,终成为一代宗师。
【小题6】“吾师其至人乎?自仲尼已来,未之有也”,王通的学生认为王通是自孔子以来学问道德最完美的人,请根据文意,概述王通的弟子认为王通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的依据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