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可笑寒山道
寒山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喧。
联谿难记曲,叠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
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
注:寒山,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人。出生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县街头镇东南方向的寒山,享年一百多。
【小题1】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的写景艺术。
【小题2】可笑”即可爱,题中“可笑”二字贯穿全诗,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1-23 03:17: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梅 齐己①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②。
注:①齐己:唐末著名诗僧,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 ②望春台:既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
【小题1】诗的题目为《早梅》,但诗句内容未见“早”字。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整首诗是如何围绕“早”字落笔的。
【小题2】末联两句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什么心志?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边思
李益
①
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
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注)①李益,字君虞,陇西始藏(今甘肃武威)人,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的“腰垂锦带”显示出衣饰的华美、身份的尊贵;“佩吴钩”表现出意态的勇武英俊。
B.第二句进一步交代自己的战斗经历,自己曾经参加过防秋玉塞、驰驱沙场的战斗行动。
C.第三句中李益直接称自己是“关西将家子”,语调轻松洒脱,带有一种风流自赏的意味。
D.诗人写作这首诗的重点并不在于绘形写貌,叙述自己的经历,而重在抒写自己的感慨。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 李 端
卢 纶
故关
①
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
②
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 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小题1】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C.“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下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D.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小题2】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晚次鄂州
卢纶①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②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①卢纶:唐代诗人。此诗写于至德年间,正值安史之乱中。②旧业:指和平时期在家中一直从事的农业生产。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起句述说心情的喜悦,次句突转,流露暂不得至汉阳的怅然,平淡的语句体现出微妙的情思。
B.诗歌第二联简笔勾勒船舱中的所见所闻,写出了船中生活的枯燥乏味和诗人的焦灼不安。
C.诗人浪迹三湘,心驰家乡,“逢”字将万般愁情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妙合无垠。
D.诗歌主要运用反衬手法,用商人酣睡反衬诗人彻夜难眠,用鄂州宁静反衬家乡的战乱。
E. 诗歌虽只截取漂泊生涯中的片段,却反映出广阔的社会背景,揭示了战乱带给诗人的愁苦。
【小题2】诗歌尾联写了哪些内容?对全诗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