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除夜有怀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注】:崔涂曾长期流落于湘、蜀一带,此诗为诗人客居四川时所作。
【小题1】下列各项理解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人只身一人流离万里之外,无人陪伴,“迢递”“羁危”精炼而传神地表现出羁旅的艰危。起句点地,次句点人,气象阔大。
B.颔联“孤烛”照孤客,物与人相互映衬,有力地揭示出诗人孤苦的心境。此句与马戴的《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一句,可谓是异曲同工。
C.颈联用笔巧妙,明写“情亲”之乐,暗道羁旅之苦,于无字之处发出一片浩叹。此联语言质朴,感情细腻,与第二联互相映衬,真挚感人。
D.结尾用“那堪”加重了全篇的愁情,但“明日岁华新”陡然一转,想到新的一年就要来临,诗人的心情变得开阔明朗。同时结句紧扣题目,意境鲜明,结构严谨。
E. 全诗语言质朴,不事铅华,于朴素之中饱含着真情;意境苍凉,刻画细腻,情韵幽绝,感人至深。
【小题2】“乱山残雪夜”这句诗有哪些字用得比较好,试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16 06:04: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陈维崧
秋色冷并刀①,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②,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③。
【注释】①陈维崧(1625年—1682年)身经家国巨变之后,情怀激荡,于悲壮慷慨的史事最多感触,屡形于言。②并刀:古并州(山西北部)一带出产的刀具,以锋利著称。③三河年少客:指好气任侠之辈。三河谓河东、河内、河南,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一带。④豫让桥:晋国豫让行刺赵襄子时的藏身之处。
【小题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秋色本应所见,但作者着一“冷”字,化视觉为触觉,化有形为无形,新奇地描绘出秋色给人带来的冰冷刺骨之感。
B.风为“酸风”,可见天气之恶劣;“卷怒涛”,则描写出了寒风吹过江河湖海,大浪滔天,浪花飞溅的壮阔气势。
C.词的上阕一、二句,展现了北方深秋季节所特有的天气特征,渲染了萧瑟肃杀的气氛,并为人物的出场蓄势。
D.“并马三河年少客”,描写作者独自驰骋在盛产剑客侠士的古邢州之地,引出对活跃在古邢州的历史人物的追忆。
E. 在词的下阕中,作者对与燕赵相关的历史人物荆轲、高渐离、豫让都赋予了赞赏之情,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敬仰。
【小题2】“忆昨车声寒易水”一句是整篇词眼,请结合全诗赏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长匡谏

《大唐新语》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获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遂笑而释之。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长对曰:“陛下畋猎,薄废万机,不满十旬,未有大乐。”高祖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尝侍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乎?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琉璃之瓦,并非受命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避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高祖优容之。前后匡谏讽刺,多所弘益。

(简注)①苏长:即苏世长。因避讳唐太宗李世民,故又名苏长。②行台仆射:中央派驻地方的长官。③诡疑:佯装不知而故意发问。④倾宫鹿台:意指宫殿巍峨华贵,雕饰奢侈。倾宫,巍峨的宫殿,望之似欲倾坠,故称。鹿台,古台名,殷纣王储藏珠玉钱财的地方,此喻指官殿的华贵奢侈。⑤武功:地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⑥数:天命命运。

 
(阅读指要)

唐朝开国之初,摒除隋代奢侈淫糜、耽于逸乐的腐败风气,拨乱反正,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苏长充分利用他与高祖的老交情,机巧善辨,对高祖频加规劝,既达到了为帝王树德、稳定江山社稷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体恤了黎民百姓,因此于国于民都大有裨益。我们在佩服苏长胆识的同时,还应看到高祖的明智。正因为有高祖的“每优容之”,才有苏长匡谏的佳话。可见,在封建帝王时代,“明君”是何等重要。本文重在记述苏长的匡谏,文笔简练,要言不烦。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忿同猎之徒(__________) (2)高祖与之有(___________)
(3)高祖变,既而笑曰(__________) (4)高祖优容之(__________)
【小题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指出词性,简释词义。
(1)后从猎于高陵,日大获,陈禽于旌门。
词性:____________________词;词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不知此殿吾所造?
词性:____________________词;词义: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联系上下文,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代词“之”指代的内容。
(1)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万夫敛手。“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祖与有旧,遂笑而释之。 “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祖每优容。   “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以下均为省略句,括号内系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从(苏长)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
B.尝侍宴(于)披香殿,酒酣,奏曰。
C.(苏长)前后匡谏讽刺,多所弘益。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乎?
(2)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