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②刘长卿:中唐诗人,曾官至监察御史,因“刚而犯上”,屡遭贬谪。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偶然重逢,短暂相聚后,严士元又要前往湖南,刘长卿即写此诗赠别。③阖闾城,就是苏州城。④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穿青色官服。此言自己此时只是一个小官吏。
【小题1】用自己的话概括首联中“水国”春天的特点,并说说颔联和颈联是如何具体表现这些特点的。
【小题2】“草绿湖南万里情”一句中“情”包含了哪些内容?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11 09:03: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昶小名那。性峻急,不杂交游。幼年已解属文,有声洛下。时洛阳初置明堂獉獉,昶年十数岁,为《明堂赋》,虽优洽未足,才制可观。见者咸曰有家风也。初谒周文(注),周文深奇之,厚加资给,令入太学。周文每见学生,必问才行于昶。昶神情清悟,应对明辩,周文每称叹之。绥德公陆通盛选僚采,请以昶为司马,周文许之。昶虽年少,通特加接待,公私之事,咸取决焉。又兼二千石郎中,典仪注。累迁都官郎中、相州大中正。昶虽处郎官,周文恒欲以书记委之。于是以为丞相府记室参军、著作郎,修国史,转大行台郎中、中书侍郎,又转黄门侍郎,封临黄县伯。尝谓曰:“卿祖昔在中朝为御史中尉卿操尚贞固理应不坠家风但孤以中尉弹劾之官爱憎所在故未即授卿耳然此职久旷无以易卿”乃奏昶为御史中尉,赐姓宇文氏。

六官建,拜内史下大夫,进爵为侯。明帝初,行御伯中大夫。武成元年,除中外府司录。保定初,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转御正中大夫。时以近侍清要,盛选国华,乃以昶及安昌公元则、中都公陆逞、临淄公唐瑾等并为纳言。寻进爵为公。五年,出为昌州刺史。在州遇疾,求入朝,诏许之。未至京,卒,赠相、瀛二州刺史。

昶,周文世已当枢要,兵马处分,专以委之;诏册文笔,皆昶所作也。及晋公护执政,委任如旧。昶常曰:“文章之事,不足流于后世,经邦致化,庶及古人。”故所作文笔,了无稿草,唯留心政事而已。又以父在江南,身寓关右,自少及终,不饮酒听乐。时论以此称焉。

(选自《北史·李昶传》)

(注)周文:指西魏权臣宇文泰,去世后,其子宇文觉建立北周政权,被追尊为文帝。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卿祖昔在中朝/为御史中尉/卿操尚贞固理应/不坠家风/但孤以中尉弹劾之官/爱憎所在故/未即授卿耳/然此职久旷/无以易卿/
B.卿祖昔在中朝/为御史中尉/卿操尚贞固/理应不坠家风/但孤以中尉弹劾之官/爱憎所在/故未即授卿耳/然此职久旷/无以易卿/
C.卿祖昔在中朝/为御史中尉/卿操尚贞固/理应不坠家风/但孤以中尉弹劾之官/爱憎所在故/未即授卿耳/然此职久旷/无以易卿/
D.卿祖昔在中朝/为御史中尉/卿操尚贞固理应/不坠家风/但孤以中尉弹劾之官/爱憎所在/故未即授卿耳/然此职久旷/无以易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堂,是帝王所建的最隆重建筑物,用作朝会大臣、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
B.太学,东汉开始在京师设置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负责传授儒家经典,隋朝以后改为国子监。
C.赐姓,多指朝廷把国姓或他姓赐予功臣以示褒宠,也指赐不吉祥的姓以示惩罚,文中属前种。
D.纳言,古官职名,为喉舌之官,负责听取下面的声音上达给皇帝,再把皇帝的命令宣达下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昶文采斐然,文章受人称赞。他还在十几岁的时候,就为新建的明堂写了一篇赋,文采构思有可取之处,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称赞有家世传统。
B.李昶善于应答,又善处理事务。他应答言词明晰,周文帝每次到太学,都通过他询问学生情况;担任司马时,公私事务,上司都让他来处理决定。
C.李昶官运亨通,后病死在任上。在北周时期,他从司马一职做起,在担任过都官郎中等职后又做过御史中尉等官,后来病死在昌州刺史这一职位上。
D.李昶思想务实,守孝道不娱乐。他擅长写文章,却不想以文章留名,所写文章连草稿都没留下,只想治国平天下;他与父亲异地而居,故终生不娱乐。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峻急,不杂交游。幼年已解属文,有声洛下。
(2)兵马处分,专以委之;诏册文笔,皆昶所作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公权字诚恳。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李听镇夏州,辟为掌书记。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迁右补阙、司封员外郎。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历穆、敬、文三朝,侍书中禁。
文宗思之,迁谏议大夫。俄改中书舍人,充翰林书诏学士。便殿对六学士,上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曰:“此浣濯者三矣。”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乃小节耳。”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帝谓之曰:“极知舍人不合作谏议,以卿言事有诤臣风采,却授卿谏议大夫。”翌日降制,以谏议知制诰,学士如故。公权忠言匡益,皆此类也。
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板,不得公权手笔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贝,曰此购柳书。文宗夏日与学士联句,帝曰:“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公权续曰:“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时丁、袁五学士皆属继,帝独讽公权两句,曰:“辞清意足,不可多得。”乃令公权题于殿壁,字方圆五寸,帝视之叹曰:“钟、王复生,无以加焉!”
公权志耽书学,不能治生,为勋戚家碑板,问遗岁时钜万,多为主藏竖海鸥、龙安所窃。别贮酒器杯盂一笥,缄縢如故,其器皆亡。讯海鸥,乃曰:“不测其亡。”公权哂曰:“银杯羽化耳。”不复更言。所宝唯笔砚图画,自扃鐍之。性晓音律,不好奏乐。常云:“闻乐令人骄怠故也。”
(取材于《旧唐书》)
注:①问遗:慰劳馈赠 ②竖:家童,童仆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穆宗政僻 僻:荒僻
B.公权忠言匡益    匡:纠正
C.时丁、袁五学士皆属继    属:接连
D.缄縢如故 縢:绳索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我于佛寺见卿笔迹 乃令公权题于殿壁
B.此浣濯者三矣    不得公权手笔者
C.以卿言事有诤臣风采 以谏议知制诰
D.为勋戚家碑板    多为主藏竖海鸥、龙安所窃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
当时周墀也在场,听了他的言论,吓得浑身发抖
B.皆别署货贝,曰此购柳书
都专门封上货币,上面注明这是购买柳公权书法作品的专款
C.帝独讽公权两句
文宗只讽谏柳公权的两句诗
D.所宝唯笔砚图画,自扃鐍之
【小题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柳公权为人正直敢言,趁皇帝向他请教书法时加以讽谏,穆宗因此改过。
B.柳公权书法自成一家,声名远播,达官贵人甚至外夷都热衷于求得其作品。
C.文宗喜爱柳公权的人品、文采,更欣赏他的书法造诣,叹其可与书圣媲美。
D.柳公权醉心于书法,不看重财物珍宝得失,对家奴的盗窃行为也并不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