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幽 州 夜 饮
张 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①开元初,张说为中书令,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此诗是他在幽州都督府所作。②高堂宴:在高大的厅堂举办宴会。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通过对“凉风”“夜雨”“寒林”的描写,突出了辽地之夜萧瑟、荒寒的特点。
B.诗歌开篇不先写宴饮场景,而先写宴饮的环境,为诗歌奠定了悲伤的情感基调。
C.第四句化用《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诗句,表达了愤懑之情。
D.颈联写观看剑舞、聆听胡笳吹奏,反映出宴会的活动安排,表明诗人的心情转为愉悦。
E. 这首诗的语言遒健华丽,特别是在描写景物时,这种语言风格与边塞情调极为相称。
【小题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12 03:11: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顺兴,京兆杜陵人也。年十余,乍愚乍智,时莫识之。其言未来事,时有中者。盛冬单布衣,跣行冰上及入洗浴,略不患寒。家尝为斋,方食,器用不周。顺兴言:“昆明池中有大荷叶,可取盛饼食。”其所居去池十数里日不移影顺兴负荷叶而归脚犹泥举坐 惊异后稍出城市,常冠道士冠,人有忆者,不过数日,辄至其家。号为李练。好饮酒,但不至醉。贵贱并敬之。得人所施,辄散乞贫人。
萧宝夤反,召顺兴问曰:“朕王可几年?”对曰:“为天子自有百年者,十年者,一年者,百日者,事由可知。”及宝夤败,裁百日也。有侯终德者,宝夤之党。宝夤败后,收集反者。顺兴称其必败,德乃棒杀顺兴,置城隍中。顷之,起活如初。后贺拔岳北征,顺兴与魏收书,上为毛鸿宾等九人姓名者悉放贵还。顺兴从后提一河东酒缸,以绳系之,于城巷牵行。俄而蒲坂降。又无何,至太傅梁览家庭中卧,以布衫倒覆身上。后览于赵崔反,通使东魏,事泄被诛,览以衣倒覆,果如顺兴之形。周文尝至温泉,顺兴求乞温泉东间骊山下二亩地,周文曰:“李练用此何为?”对曰:“有用。”未几,至温汤遇患,卒于其地。
初,大统十三年,顺兴谓周文曰:“可于沙苑北作一老君象,面向北,作笑状。”周文曰:“何为?”答曰:“令笑破蠕蠕。”时甚惑,未解其意。及蠕蠕国灭,周文忆语,遂作顺兴象于老君侧。
《北史·列传七十七》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所居去池/十数里/日不移影/顺兴负荷叶/而归脚犹泥/举坐惊异/
B.其所居去池十数里/日不移影/顺兴负荷叶/而归脚犹泥/举坐惊异/
C.其所居去池十数里/日不移影/顺兴负荷叶而归/脚犹泥/举坐惊异/
D.其所居去/池十数里/日不移影/顺兴负荷叶而归/脚犹泥/举坐惊异/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域的谓称。
B.“斋”可以指书房,可以指素食,还可以指拜忏诵经、祈祷求福一类活动。文中的“斋”指的是李顺兴家里的书房。
C.“朕”是“我,我的”之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建议“朕”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
D.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是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也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李顺兴在十多岁的时候,就显示出了他不同于常人的行为,如冬天穿单衣,光脚在冰上走不怕冷。
B.李顺兴长大后渐渐出入城里和集市上,常常戴着道士冠,自己号称李练。喜欢喝酒,但不会喝醉。
C.萧宝夤造反时,曾向李顺兴询问自己能做多长时间皇帝,李顺兴告诉他,只能做一百天,因而被杀。
D.李顺兴向周文帝乞要骊山脚下的二亩土地,周文帝虽然不知道他要做什么用,但还是答应了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宝夤败后,收集反者。顺兴称其必败,德乃棒杀顺兴。
(2)及蠕蠕国灭,周文忆语,遂作顺兴象于老君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