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感遇十二首(其四)①
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②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③。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④何所慕!
【注】①本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当时李林甫接替诗人宰相之位,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②池潢:积水池,护城河,代指朝廷.③三珠树:神话传说中的宝树.④弋者:指猎鸟的人.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全诗十句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借孤鸿所见,描写双翠鸟盛气凌人、得意忘形的神态;后六句为第二层,主要写孤鸿的经历。
B.“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两句耐人寻味,经历过海上惊涛骇浪的孤鸿却不敢看一条小小的护城河,说明官场的险恶之极。
C.“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用一个反问句质问骄横的翡翠鸟:站在高高的宝树之上飞扬跋扈,难道就不惧背后飞来的致命“金丸吗”?
D.“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两句在艺术技巧上继承了《离骚》的写法,以美草香花比喻品质高洁。
E. 在描写中,作者通过借代和对比的方法表现了孤鸿与翠鸟的境况,一独一双,一大一小,一质朴一华艳,一个来自浩瀚大海,一个守着小小池塘。
【小题2】诗歌最后两句意蕴丰富,请从情感的角度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11 03:14: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各题。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张九龄,字子寿,唐玄宗时名相,也是著名诗人。盈手:满手。  竟:整。  遥夜:长夜。
【小题1】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后句即景生情,写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同望着一轮明月。前句写“望月”,后句写“怀远”,紧扣诗题,丝毫不露痕迹。
B.颔联直接抒发思念之情。“怨”, 因“思”生“怨”, “情人”相思之深、相思之极、因而埋怨“远方的人”不常回家看看;“竟夕”, 通宵都在思念,极言相思之强烈。
C.颈联通过动作和细节描写传达感情,具体描绘了诗人因为要看明亮的月光,所以吹灭了蜡烛,之后觉得露水凉,就把衣服披上的寂寥形象。独自看月的情景下,相思之情更为浓重。
D.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意思是月光虽美,可无法捧在手中送给远方思念的人,还不如回屋睡觉,在梦里与思念的人团聚。寄希望于梦中,足见思念之切。
【小题2】此诗的首联可谓千古名句,请从内容和艺术特点两方面进行简要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