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感遇十二首(其四) 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①。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②何所慕!
注:①三株树:神话传说中的宝树。②弋者:猎鸟的人。
【小题1】以下是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两句耐人寻味,经历过海上惊涛骇浪的孤鸿却不敢看护城河,表明人世也存在风险。
B.第五、六句使用反问句式质问高傲得意的翠鸟:站立在高高的宝树上,难道就不担心猎人们用金弹丸来猎杀吗?
C.该诗第八句中的“高明”两字是使用《左传》中的“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的典故,用得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D.该诗语言典雅,既有说理又有劝诫,意存双关,结构缜密,风格粗犷豪放,意境苍茫悠远,深得诗人敦厚之旨。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11 04:03: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 遇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释】:
①伊:语助词。岁寒心:意即耐寒的特性。②荐:进奉③树:种植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诗人就以饱满的热情,颂扬橘树经得起严冬考验,绘制了一幅江南橘林的美丽图景,形成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
B.三、四两句,写橘树的特点。诗人通过写橘树“岁寒心”,一方面巧妙地指出橘树的耐寒本性,同时又用以控诉皇帝昏庸无能,强烈讽刺当权者的软弱。
C.五、六两句是说:自己就像这些甜美的丹橘,本可以呈献给尊贵的客人,无奈通道受阻。言下之意,他自己本可以为国家奉献一切,可惜自己内心不平,根本不愿意出仕。
D.七、八两句是诗人从感慨中得出的判断:命运的好坏,只是因为遭遇的不同;而这又如同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一样,其中的道理实在难以捉摸。
E. 最后两句是紧承“运命”两句而来。诗人大声疾呼:不要只说种桃李,橘树难道不能供人乘凉吗?很清楚,诗人在为橘树鸣不平,也是在为自己想要推荐的贤者鸣不平。
【小题2】后人评价这首诗“托讽禽鸟,寄词草树,郁然与骚人同风”,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