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越国以
B.于其身也,则师焉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
D.孔子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小题2】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圣人无常师
B.余嘉其能行古道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小题3】下面对文章前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22 03:02: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李翊书

韩愈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终吾身而已矣。

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

【小题1】“两汉之书”指两汉的史书,高中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司马迁的_________篇目
【小题2】对“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看待别人,不把别人的非难和讥笑放在心上。
B.把文章拿给别人看时,不把别人的非难和讥笑放在心上。
C.我看待别人,不把别人的非难和讥笑放在心上。
D.把文章拿给别人看时,不了解别人非难和嘲笑的原因。
【小题3】第8段中,韩愈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准则。(用原文语句回答)
【小题4】通读全文,列举作者之所以会答复“答李翊书  ”的原因。
【小题5】结合原文,从学习方法的角度谈谈韩愈“学之二十余年”经历给你的启示。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选自《劝学》)

(二)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师说》)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砺则利    就:接近
B.而江河 绝:隔绝
C.而学于师    耻:以……为耻
D.则耻师焉,矣 惑:糊涂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取于蓝  古圣人
B.曲中规  皆出于此乎
C.吾尝终日思矣     则群聚笑之
D.善假于物 师道之不传久矣
【小题3】下列对两段选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一)从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的作用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B.选文(二)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学于师的坏风气。
C.两段选文都用了比喻论证,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阐明观点。
D.两段选文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说理周密,语言凝练简洁。
【小题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