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也。时豫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国,玄谒景,因伏地言陈相羊昌罪恶,乞为部陈从事,穷其奸。景玄意,署而遣之。玄到,悉收昌宾客,具考臧罪。昌素为大将军梁冀所,冀为驰救之。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昌坐槛车征,玄由是著名。
建宁三年,迁司空,转司徒。与南阳太守陈球有隙,及在公位,而荐球为廷尉。玄以国家方弱,自度力无所用,乃称疾上疏,引众灾以自劾。遂策罢。岁余,尚书令。时太中大夫盖升与帝有旧恩,前为南阳太守,臧数亿以上。玄奏免升禁锢,入财贿。帝不从,而迁升侍中。玄托病免,拜光禄大夫。光和元年,迁太尉。数月,复以罢,拜太中大夫,就医里舍。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义。
(1)穷其奸     案:____________
(2)景玄意     壮:____________
(3)昌素为大将军梁冀所 厚:____________
(4)冀为驰救之 檄:____________
(5)与南阳太守陈球有隙 素:____________
(6)岁余,尚书令 拜:____________
(7)入财贿     没:____________
(8)复以罢     疾:____________
【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玄到,悉收昌宾客,具考臧罪。
(2)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8-25 02:03: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兰钦,字休明,中昌魏人也。父子云,天监中,军功官至云麾将军,冀州刺史。
钦幼而果决,矫捷过人。随父北征,授东宫直阁。大通元年,攻魏萧城,拔之。仍破彭城别将郊仲,进攻拟山城,破其大都督刘属众二十万。进攻笼城,获马千余匹。又破其大将柴集及襄城太守高宣、别将范思念、郑承宗等。仍攻厥固、张龙、子城,未拔,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又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杨目又遣都督范思念、别将曹龙牙数万众来援,钦与战,于阵斩龙牙,传首京师。
又假节,都督衡州三郡兵,讨桂阳、阳山、始兴叛蛮,至即平破之。封安怀县男,邑五百户。又破天漆蛮帅晚时得。会衡州刺史元庆和为桂阳人严容所围,遣使告急,钦往应援,破容罗溪,于是长乐诸洞一时平荡。高祖又密敕钦向魏兴,经南郑,属魏将托跋胜寇襄阳,仍敕赴援。除持节、督南梁、南、北秦、沙四州诸军事、光烈将军、平西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增封五百户,进爵为侯。破通生,擒行台元子礼、大将薛俊、张菩萨,魏梁州刺史元罗遂降,梁、汉底定。进号智武将军,增封二千户。
经广州,因克俚帅陈文彻兄弟,并擒之。至衡州,进号平南将军,改封曲江县公,增邑五百户。在州有惠政,吏民诣阙请立碑颂德,诏许焉。征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寻改授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广州刺史。既至任所,前刺史南安侯密遣厨人置药于食,钦中毒而卒,时年四十二。诏赠侍中、中卫将军,鼓吹一部。
(节选自《梁书·列传二十六》,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又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
B.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又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
C.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又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
D.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又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汉武帝首创的纪年名号,此后至明清之前同一皇帝在位可以有不同的年号,文中的“天监”“大通”“高祖”都是梁武帝的年号。
B.假节,假以符节,持节。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
C.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爵名随食邑户数而定:二千户以上封公,一千户以上封侯,七百户以上封伯,五百户以上封子,三百户以上封男。
D.鼓吹,亦即《乐府诗集》中的鼓吹曲。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本用于军中,后又用于朝廷宴飨,源于我国古代民族北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钦年少处事果决,娇健敏捷过人。曾经有过跟随父亲北征的经历,授官东宫直阁。
B.兰钦屡立战功,身经百战,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多次加官进爵。
C.兰钦在任期间有惠政。当地官吏百姓为此还到京城请求为他立碑颂德。
D.兰钦任广洲刺史时,前刺史将毒药放进食物中,兰钦不幸中毒而死。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衡州刺史元庆和为桂阳人严容所围,遣使告急。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贺琛,字国宝,会稽山阴人也,伯父场,为世硕儒,琛幼,场授其经业,一闻便通义理。场异之,常曰:“此儿当以明经致责”场卒后,琛家贫,常往还诸暨,贩粟以自给,闲则习业,尤精《三礼》。初,场于乡里聚徒教授,至是又依琛焉。普通中,刺史临川王辟为祭酒从事史。琛始出都,高祖闻其学术,召见文德殿,与语悦之,谓仆射徐勉曰:“琛殊有世业。”迁员外散骑常侍。旧尚书南坐,无貂;貂自琛始也。顷之,迁御史中丞,参礼仪事如先。琛家产既丰,买主第为宅,为有司所奏,坐免官。俄复为尚书左丞。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是时,高祖任职者,深害时政,琛遂启陈事条封奏曰:“臣荷拔擢之恩,曾不能效一职;居献纳之任,又不能荐一言。臣所以当食废飧,中宵而叹息也。辄言时事,列之于后。脱得听览,试加省鉴。如不允合,亮其憨愚。”书奏,高祖大怒,召主书于前,口授敕责琛曰:“但朕有天下四十余年,公车谠言,见闻听览,所陈之事,与卿不异。卿珥貂纡组,博问洽闻,不宜同于郤茸,止取名字,宣之行路。言‘我能上事,明言得失,恨朝廷之不能用’,如是献替,莫不能言。”琛奉敕,但谢过而已,不敢复有指斥。太清二年,迁云骑将军、中军宣城王长史。侯景举兵袈京师,王移入台内,留琛与司马杨曒守东府。贼寻攻陷城,放兵杀害,琛被枪未至死,贼求得之,舆至阙下,求见仆射王克、领军朱异,劝开城纳贼。克等让之,涕泣而止,贼复舆送庄严寺疗治之。明年,台城不守,琛逃归乡里。后遇疾卒,年六十九.

(节选自《梁书·贺琛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
B.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
C.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
D.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经,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称“明经”。
B.《三礼》,是古代礼乐文化的权威记载,是《周礼》《仪礼》《礼记》的合称。
C.普通,梁武帝萧衍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
D.公车,是古代官署名称,专门用于接待传送官府公文的人和等待皇帝征召的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琛天资聪颖,精于经业。贺琛年幼时,伯父贺场教授他经学,他一听便能通晓义理。跟随伯父学习经业的那些人同时也跟从贺琛学经业。
B.贺琛学识过人,深得器重。贺琛在京城显露才华;高祖召见他,与他相谈甚欢,升任他为员外散骑常侍,后又允许他任尚书时破例穿貂皮衣。
C.贺琛主动进谏,受到斥责。当时高祖任用的官员,严重妨碍时政,贺琛启陈事条密封上奏,结果高祖大怒,召来主书,口授敕令斥责贺琛。
D.贺琛战场被俘,受人挟持。侯景领兵袭击京城,贺琛受创未死被捉,反贼用车把他载到宫殿前,让他求见王克、朱异,劝说他们打开城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荷拔擢之恩,曾不能效一职;居献纳之任,又不能荐一言。
(2)克等让之,涕泣而止,贼复舆送庄严寺疗治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也。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幼至孝,性沉静,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年十三,通《五经》。十五,而见其父,曰:“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自是屏居一室,非定省未尝出户,家人莫见其面,亲友因呼为“居士”。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常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得,便吐飧覆醢。及晏诛,其亲戚咸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义师围京城,家贫无以爨,僮妾窃邻人樵继火。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天监初,御史中丞任昉寻其兄履之,欲而不敢,望而叹曰:“其室虽迩,其人甚远。”为名流所钦尚如此

后于钟山听讲,母王氏忽有疾,兄弟欲召之。母曰:“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果心惊而返,邻里嗟异之。合药须得生人参,旧传钟山所出,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值。忽见一鹿前行,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就视,果获此草。母得服之,遂愈。时皆叹其孝感所致。

初,建武末,青溪宫东门无故自崩,大风拔东宫门外杨树。或以问孝绪,孝绪曰:“青溪皇家旧宅。齐为木行,东者木位,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鄱阳忠烈王妃,孝绪之姊。王尝命驾,欲就之游,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诸甥岁时馈遗一无所纳人或怪之答云非我始愿故不受也大同二年卒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梁书·卷第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其见父   冠:戴帽子
B.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颠覆:倾败
C.以免尘累     累:劳累
D.欲而不敢   造:拜访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云是王家得 孝绪感而随后,至一遂灭
B.尽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     僮妾窃邻人樵继火
C.追许由穹谷 后钟山听讲
D.其亲戚咸之惧 亲友因呼“居士”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阮孝绪有“隐士”风范的一项是
①幼至孝,性沉静   ②屏居一室,家人莫见其面
③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 ④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⑤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    ⑥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阮孝绪不是阮胤之的亲生儿子,胤之的母亲周氏死时,有遗产百万,但孝绪一点没留。
B.阮孝绪之所以少与表哥王晏交往,是因为他不喜欢表哥的为人。
C.阮孝绪为人至孝,母亲有病,他心有所感,不需兄弟召唤,就主动返回。
D.阮孝绪不贪财的特点,主要通过他对待遗产和亲友馈赠两件事的态度来表现的。
【小题5】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其室虽迩,其人甚远。”为名流所钦尚如此。
②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值。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晋太子左率康八世孙。兄黎,弟楷、绰,并有盛名,所谓“四裴”也。曾祖松之,宋太中大夫。祖骃,南中郎外兵参军。父昭明通直散骑常侍子野失而倘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泣血哀恸家人异之少好学善属文。起家齐武陵王国左常侍,右军江夏王参军,遭父忧去职。居丧尽礼,每之墓所,哭泣处草为之枯,有白兔驯扰其侧。天监初,尚书仆射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会云卒,不果。乐安任昉有盛名,为后进所慕,游其门者,昉必相荐达。子野于眆为从中表,独不至,昉亦恨焉。久之,除右军安成王参军,俄迁兼廷尉正。时三官通署狱牒,子野尝不在,同僚辄署其名,奏有不允,子野从坐免职。或劝言诸有司,可得无咎。子野笑而答曰:“虽惭柳季之道,岂因讼以受服。”自此免黜久之,终无恨意。二年,吴平侯萧景为南兖州刺史,引为冠军录事,府迁职解。时中书范缜与子野未遇,闻其行业而善焉。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有司以资历非次,弗为通。寻除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出为诸暨令,在县不行鞭罚,民有争者,示之以理,百姓称悦,合境无讼。俄迁中书侍郎。大通元年,转鸿胪卿,寻领步兵校尉。子野在禁省十余年,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外家及中表贫乏,所得俸悉分给之。无宅,借官地二亩,起茅屋数间。妻子恒苦饥寒,唯以教诲为本,子侄衹畏,若奉严君。末年深信释氏,持其教戒,终身饭麦食蔬。中大通二年,卒官,年六十二。谥贞子。
(节选自《梁书·裴子野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昭明/通直散骑常侍/子野生而偏/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泣血哀恸家人/异之/少好学/善属文/
B.父昭明/通直散骑常侍/子野生而偏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泣血哀恸家人/异之/少好学/善属文/
C.父昭明/通直散骑常侍/子野生而偏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泣血哀恸/家人异之/少好学/善属文/
D.父昭明/通直散骑常侍/子野生而偏/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泣血哀恸/家人异之/少好学/善属文/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其门:指后辈学子非常仰慕当时负有盛名的乐安人任昉,从各地到他的门下求学。
B.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因为古代设官分职,官员都各有专司,所以称作“有司”。
C.出:是古代对京官外调的一种说法,文中讲述裴子野从京城外调,到诸暨县去做县令。
D.谥:即谥号,古代指在对某个历史人物盖棺定论时,选用的一个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子野家学相传,家族贤士满庭。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和兄弟们,每一位都才学出众,负有盛名;人人出仕为官,衣锦还乡。
B.裴子野知礼重孝。祖母、父亲先后去世,他极其哀痛。居丧期间,极尽礼节。每次前往墓所祭拜,他都会伤心地哭泣。
C.裴子野虽受人推重,但为官之路有很多波折。任昉没有推荐他,称赞他的范云在推荐他前去世,范缜对他的推荐未被通过。
D.裴子野治政以人为本。他出任诸暨县令时,管理不实行鞭罚,百姓有争执时,向他们明示道理,得到百姓称赞,全境无诉讼事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监初,尚书仆射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会云卒,不果。
(2)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有司以资历非次,弗为通。

同类题5

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范缜治学

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瓛聚众讲说,始往之。卓越不群而勤学,瓛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瓛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屩布衣,徒行于路。瓛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

(注)①缜(zhěn):范缜,南朝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②刘瓛:博通五经,世推为大儒。③芒屩(juē):草鞋。④《三礼》:《仪礼》《周礼》《礼记》的合称。⑤萧琛:南朝人。
【小题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闻 沛 国 刘 瓛 聚 众 讲 说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少:________ (2)从:________ (3)善:________
【小题3】范缜“性质直”在文中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句子回答),而“恒芒布衣,徒行于路”又可见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格。
【小题4】选出对画线句子“瓛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刘瓛家门前有许多豪华的车马经过,范缜在他的门下,觉得无比羞愧。
B.刘瓛家门前乘车马的显贵客人很多,范缜在他的门下,一点也不觉得羞愧。
C.刘瓛家门前有许多豪华的车马经过,范缜在家门口(看),觉得无比羞愧。
D.刘瓛家门前乘车马的显贵客人很多,范缜在家门口(看),一点也不觉得羞愧。
【小题5】用自己的话说说刘瓛亲自为范缜举行冠礼的原因。
【小题6】读了这篇短文,你对范缜有什么评价?请谈谈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