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①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
②
,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③
。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定居草堂的第二年,即上元二年(761年)。②三城戍:岷山三城的堡垒,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三联皆对仗工整,不同于常见的中间两联对仗,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扣题中“望”字,视角由近及远:从终年积雪的岷山、重兵驻防的三城到清澈见底的锦江和横跨江面的万里桥。
C.颔联的“海内风尘”指战乱,切合首联的“三城戍”;“天涯涕泪”切合与离别相关的“万里桥”。
D.尾联最后点出深沉的忧虑: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
E.此诗前三联写“野望”,由向内审视转为向外观察,尾联才指出由这一变化的原因,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2)诗中蕴含着诗人哪些丰富的思想情感?请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8-25 01:05: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 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小题1】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小题2】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内心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小寒食舟中作
①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
②
萧条戴鹖冠
③
。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慢,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诗人暮年漂泊潭州时所作.②隐几:席地而坐,靠着小桌几。③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句承题,写诗人强打精神,饮酒过节。“强饮”两字意蕴丰富,折射出诗人不欲饮酒、应节当饮、以饮浇愁的复杂心绪。
B.第二句写诗人穷愁潦倒的身世际遇。以儒士之身而戴隐者鹃冠,点出诗人无官无职,包蕴着不为朝廷所用的无奈与辛酸。
C.第二联传神地写出舟中所见所感。诗人因年迈多病、老眼昏花而产生了“天上坐”“雾中看”的错觉,给人感觉十分真切。
D.尾联总束全诗,深化主题。面对眼前春江之上青山白云的自然景色,诗人遥想万里外的长安,表现了他忠君忧国的执著。
【小题2】第三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秋夜客舍
(唐)杜甫
露下天高秋气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
(注释) ①凤城:指长安。
【小题1】下列对本诗对仗情况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不对仗
B.两联对仗
C.三联对仗
D.四联对仗
【小题2】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新自然
B.雄奇豪放
C.清丽含蓄
D.悲壮慷慨
【小题3】结合全诗内容,赏析“北书不至雁无情”的表达效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寒食舟中作
①
杜 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
②
萧条戴鹖冠
③
。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诗人暮年漂泊潭州时所作。②隐几:席地而坐,靠着小桌几。③鹖冠:传为楚隐者鹬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小题1】第三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小题2】一个“愁”字贯穿全诗,请结合诗句说说诗歌表现了哪些方面的“愁”。
同类题5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至 后
杜 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
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
④
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①《至后》:作者正在蜀地做严武的幕僚,并不如意。②洛阳:作者青少年时期的洛阳度过,与李白相识于此。③铜驼:铜驼陌,洛阳胜地。④棣萼:《诗经》“棠棣之华,萼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冬至之后,白日渐长。漫漫长日,诗人在异乡之中不知如何打发。
B.第二句写诗人自己在蜀地为官不如意,心情低落,想起了以前在洛阳的时光。
C.“青袍白马”,指骑白马穿青衣的安史之乱叛军,暗示叛军攻入洛阳的情形。
D.“非故乡”是说在安史之乱中,洛阳的金谷园、铜驼等胜地已遭到破坏。
【小题2】(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愁绪的?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杜甫(712-770)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