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
朱 湾
寻得仙源访隐沦,渐来深处渐无尘,
初行竹里唯通马,直到花间始见人。
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
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
(注) ①隐沦:泛指神仙。②如今不是秦: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紧承题意,点明入山寻访隐者。诗人将“隐者”与“隐沦”作对比,把隐者隐居的东溪形容为仙源,流露出他对韦九山人的崇敬之情。
B.颔联“唯”“始”两个副词用得贴切,既表明诗人一路前行的状态,更惟妙惟肖地传达了那种乍惊还喜的心情。从章法上看,此联照应了上联中的“仙源”一词。
C.“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巧用设问,一问一答,紧密呼应。“人”的出现给山色增添了几分盎然的生气。
D.尾联以议论作结,标举承平而隐的风尚。“朝市”泛指尘世。韦九山人为了逃避世俗烦恼以及无法入世的困惑,隐逸山林,实为避祸之举。
E. 全诗语言自然清新,诗脉婉转流畅,意境淡远悠长。诗人通过对隐者东溪草堂的描绘,表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超脱情怀。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4-11 01:14: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柳恽字文畅,少有志行。好学,善尺牍。与陈郡谢沦邻居,深见友爱。沦曰:“宅南柳郎,可为仪表。”
初,宋时有嵇元荣、羊盖者,并善琴,云传戴安道法。恽从之学,特穷其妙。齐竟陵王子良闻而引为法曹行参军,唯与王暕、陆杲善。每叹曰“暕虽名家,犹恐累我也。”雅被子良赏狎。子良尝置酒后园,有晋太傅谢安鸣琴在侧,援以授恽,恽弹为雅弄。子良曰:“卿巧越嵇心,妙臻羊体,良质美手,信在今夜。岂止当今称奇,亦可追踪古烈。”
为太子洗马,父忧去官,著《述先颂》,申其罔极之心,文甚哀丽。后试守鄱阳相,听吏属得尽三年丧礼,署之文教,百姓称焉。还除骠骑从事中郎。梁武帝至建邺,恽候谒石头,以为征东府司马。上笺请城平之日,先收图籍,及遵汉高宽大之义。帝从之。徙为相国右司马。天监元年,除长兼侍中,与仆射沈约等共定新律。
恽立性贞素,以贵公子早有令多,少工篇什,为诗云:“亭皋木叶下,垄首秋云飞。”琅邪王融见而嗟赏,因书斋壁及所执白团扇。武帝与宴,必诏恽赋诗。尝和武帝《登景阳楼篇》云: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翠华承汉远,雕辇逐风游。”深见赏美。当时咸共称传。
历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秘书监,右卫将军。再为吴兴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于郡感疾,自陈解任。父老千余人拜表陈请,事未施行,卒。
初,恽父世隆弹琴,为士流第一,恽每奏其父曲,常感思。复变体备写古曲。尝赋诗未就乙以笔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后传击琴自于此。恽常以今声转手古法,乃著清调论,具有条流。
梁武帝好弈棋,使恽吕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第其优劣,为《棋品》三卷。恽为第二焉。帝谓周舍曰:“吾闻君子不可求备,至如柳恽,可谓具美,分其才艺,足了十人,”恽著《卜杖龟经》。性好医术,尽其精妙。
(选自《南史·柳恽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赋诗未就/乃以笔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
B.尝赋诗未就/乃以笔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
C.尝赋诗/未就乃以笔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
D.尝赋诗末就/乃以笔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洗马也简称为洗马。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员,即东宫官,是太子的随从官员。洗,通假于“先”,洗马也就先马,意思是在马前做先导。
B.忧,指父母之丧;丁,是遭逢、碰到之意。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丧,这叫丁忧,也叫夺情。
C.尺牍,古人书写的工具。是一种用一定规格的木板(少数用棱形木柱)经刻写文字后制成的书籍形式。
D.秘书监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府设置的专掌国家藏书与编校工作的机构和官名。
【小题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恽少年时就很有志向而且多才多艺,善于写书信,同时具有音乐天赋。曾跟随嵇元荣、羊盖学弹琴,很快能掌握他们弹琴的的真谛。
B.柳恽崇尚孝道。父亲去世后,他写作了《述先颂》,表达他无尽的哀思,后来代理鄱阳相,遇有属官父母去世就听凭其尽孝守丧,这些都受到百姓称赞。
C.柳恽具有很高文才。武帝参加宴会,必定要下诏让柳恽赋诗。他曾经与武帝相互唱和,所作诗篇深受赞美,被当时人们争相传诵。
D.柳恽对棋艺有很高的鉴赏水平。他曾受爱好下棋的武帝委托并遵照武帝制定的品评棋艺的标准,评定了二百七十八位棋手的等级,为此受到武帝的夸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良尝置酒后园,有晋太傅谢安鸣琴在侧,援以授恽,恽弹为雅弄。
(2)帝谓周含曰:“吾闻君子不可求备,至如柳恽,可谓具关。分其才艺,足了十人。”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绘,字敬文。六岁便求入学,家人以偶年俗忌,不许,遂窃其姊笔牍用之,未逾晦朔,遂通《急就章》,内外以为非常儿。后敕撰五礼,绘与太原王义同掌军礼。魏静帝于显阳殿讲《孝经》《礼记》,绘与从弟骞、裴伯茂、魏收、卢元明等俱为录议,简举可观。每文武总集,对扬王庭,常令绘先发言端,为群僚之首。音词辩正,风仪都雅,听者悚然,文襄益加敬异。又掌仪注。

式定初,兼散骑常侍,为聘梁使主。梁式问高相今在何处?黑獭若为形容?高相作何经略?绘敷对明辩,梁武称佳。与梁人泛言氏族,袁狎曰:“未若我本出自黄帝,姓在十四之限。”绘曰:“兄所出虽远,当共车千秋分一字耳!”一坐皆笑。前后行人皆通启求市,绘独守清尚,梁人重其廉洁。

使还,拜高阳内史。郡境旧有三猛兽,人常患之。绘欲修槛,遂因斗俱死于郡西。咸以为化感所致,皆劝申上。绘曰:“猛兽因斗而毙,自是偶然,贪此为功,人将窥我。”竟不听。高阳旧多陂淀,绘至后,淀水皆涸,乃置农正,专主劝课,垦田倍增,家给人足。瀛州三郡人俱诣州,请为绘立碑于郡街。

河间太守崔谌,恃其弟暹势,从绘乞麋角鸽羽。绘答书日:“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近追飞走远事佞人。”时文襄使暹选司徒左长史,暹荐绘,既而不果,咸谓由此书。及文襄嗣业,普代山东诸郡,其特降书征者,唯绘与清河太守辛术二人而已。至,补大将军从事中郎,迁司马。文襄以前司徒侯景进贤冠赐绘曰:“卿但直心事孤,当用卿为三公,莫学侯景叛也。”及文宣嗣事,仍为丞相司马。天保初,除司徒右长史。绘质性方重,未尝趣事权门,以此久而沈屈。辛,赠南青州刺史,谥益曰景。

(注)①车千秋:战国时齐国宗室后裔,曾官及西汉丞相之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近追飞走/远事佞人
B.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近追飞走/远事佞人
C.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近追飞走/远事佞人
D.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近/追飞走/远事佞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晦朔,晦是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是晦的前一天。在文中,“晦朔”指的是一个月。
B.《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C.古人以同曾祖父,不同父亲,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具体又分为二种:同曾祖父,不同祖父,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祖弟;同祖父,不同父亲,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父弟,即现在所谓的堂弟。
D.三公指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文中泛指国家重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绘好学聪颖。他六岁时就要求上学,家人因偶数的年龄是民俗忌讳的,所以不允许,于是他偷用姐姐的笔墨书籍,不久就读通了《急就章》。
B.李绘善于答辩。梁武帝曾问他几个问题,他对答清晰,梁武帝非常满意;他评价袁狎关于氏族的问题,机智巧妙,引得在座者大笑。
C.李绘惠泽百姓。任高阳内史时,他采取了一些措施,最终使家家生活富裕,人人丰衣足食,百姓请求给他立碑,但他没有答应。
D.李绘刚正不阿。河间太守崔谌倚仗弟弟崔暹的势力向李绘讨要麋角鸽羽,他没有答应,因此他没能做司徒左长史。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绘欲修槛,遂因斗俱死于郡西。咸以为化感所致,皆劝申上。
(2)及文襄嗣业,普代山东诸郡,其特降书征者,唯绘与清河太守辛术二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