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王勃为“初唐四杰”之一,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滕王阁诗》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诗歌首联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先后从时间和空间上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使读者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
C.颔联描绘了一幅宴饮热闹的画面。建阁的滕王举行宴会的豪华场面吸引了南浦云和西山雨也来凑热闹。
D.“飞”、“卷”化静为动,赋予静景以动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灵动感,。一俯一仰,一高一低,错落有致。
E. 颈联由空间描写转为时间描写,诗人以博大永恒的景象衬托了人生的短暂,抒发了生命短暂、繁华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
【小题2】结合全诗,赏析诗歌尾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06 05:02: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滕王阁序》的“序”是一种诗文序,一般放在诗文的前面;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B.“星分翼轸”中的“翼轸”是星宿名称,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列星)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
C.“台隍枕夷夏之交”中的“夷”为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谓,这里指蛮荆,瓯越之地;“夏”是古代汉族的自称,这里指中原地区。
D.“喜托龙门”中的“龙门”是地名,在今山西河津西北的黄河中,那里两岸夹山,水险流急,相传鲤鱼跃过龙门则变为飞龙。现在多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小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一句直接点题,写滕王阁俯临江心的沙洲。一个“临”字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气势。
B.第二句遥想当年滕王,身挂琳琅玉佩,坐着鸾铃马车,前来阁中举行宴会的热烈情景。
C.第三、四句写滕王死后滕王阁的冷落。画栋珠帘依旧,但阁前朝云暮雨,繁华不再。
D.第五、六句突出时间的沧桑。水中云影悠悠,风物换季,星座移位,已过多个春秋。
E. 第八句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唯见长江天际流”蕴含的情感相似。
【小题2】此诗颔联描写精妙,请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本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小题1】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 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一首五言律诗是《________
》
。
【小题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
B.三四两句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含有从《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两句化出的意境。
C.全诗语言清新明快,结构严谨,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D.作者还有一首《羁春》诗:“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诗的韵脚与本诗完全相同,抒写的也是羁旅之思,只是一首写于暮春,一首写于晚秋,季节不同,用来衬托情意的景物就有“落花飞”与“黄叶飞”之异。
【小题3】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请分析本诗最后一句以景结情的艺术效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 风
王 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写凉风生起,“肃肃”“清”等字为全诗定下了一种开朗壮阔的意境。
B.“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用“驱”“卷”“寻”“出”等字眼,把这些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将风描绘得栩栩如生。
C.“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写日落后万籁俱静,风又为歇息的人们不辞劳苦地吹起悦耳的松涛,奏出雄浑的乐曲,给人以警醒。
D.诗人在这里极力赞美“凉风”普济众生的高尚品德和勤奋精神,抒发他积极进取的情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意远含蓄,余味深长。
【小题2】这首诗写“风”,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同类题5
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礼治”。《季氏将伐颛臾》记述孔子坚守大义,说明季氏不可伐颛臾的道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礼治”的主张。
B.《寡人之于国也》在说理中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论辩手法,孟子使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使梁惠王说出“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引他上套,从而向他说明了他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打消了梁惠王的矜傲情绪,为下面孟子提出的治国之策能够为梁惠王所接受作了铺垫。
C.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他与杨炯、卢照邻、王维被人称为初唐四杰
D.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字漱玉,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写闺怨、离愁词风侧重于清新明丽;南渡后抒浓愁、哀情,词风哀婉凄凉。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王勃(650-675)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