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注释]①宝函:华美的梳妆盒。②钿雀:雀饰的金钗。③鸂(xī)鶒(chì):水鸟名,又称紫鸳鸯。这里是金钗上的装饰。④芳草江南岸:化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升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⑤鸾镜:背上镌刻有鸾凤图案的妆镜。
【小题1】下面对这首晚唐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宝函钿雀金鸂鶒”触物生情,女子看到金钗上成双成对的“鸂鶒”时内心充满了一丝喜悦,表现了她内心与之相似的愿望。
B.“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两句实写窗外春景之繁盛、游子无信,反衬内心之思念愁苦之情。
C.“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虚实结合,由眼前回忆当年春雨潇潇时和情人驿桥边依依惜别的情景。
D.“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中“枝”与“知”谐音双关,女子感慨自己的相思之情无人理解,只有妆镜与花枝知道。
E. 一个“又”字透露了女子内心的跃动,能传惊叹之神,现相别之久,相忆之深。
【小题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思想情感的主要流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27 07:31: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温庭筠,晚唐诗人。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②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魂销”二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苏武在异域渡过漫长岁月,骤见汉朝使者时,强烈复杂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
B.颔联像两幅图画。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胡地对祖国的思念。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展现了苏武单调、孤寂的牧羊生活。
C.颈联写苏武在匈奴时与出使时的人事变换,流露出恍如隔世的感慨。“非甲帐”意指不是武帝时的甲帐,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
D.尾联运用多种手法:借代,用“茂陵”代指去世的汉武帝;化用,“逝川”是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化用而出。
【小题2】诗题为“苏武庙”,但诗中实写苏武庙的文字并不多,而是大量运用虚写来呈现内容。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 ,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
茂陵③ 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陵。
【小题1】【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上句着笔就实写苏武突然见到汉使,得知可以回国时的激动心情。“魂销”二字笔墨精炼,真切传神,深刻地显示出苏武思国若渴的爱国精神。
B.首联下句由古及今,描绘眼前苏武庙景物。写“古祠高树”都不知道苏武生前所历尽的千辛万苦,更不了解苏武坚贞不屈的价值,寄寓了人心不古、世态炎凉的感叹。
C.颔联上句描绘了一幅望雁思归图。画面借“雁”“月”等意象,形象地描绘出了苏武在音讯隔绝的漫长岁月中对故国的深长思念和欲归不得的深切痛苦之情。
D.颔联下句描绘了一幅荒塞归牧图。画面借“归羊”“塞草”等意象,形象地展示了苏武牧羊绝塞的单调、孤寂、艰辛的生活,表现出他对被囚匈奴的怨恨。
E. 颈联从时空的角度写苏武出使和归国前后的人事变换。往日的楼台殿阁虽然依旧,但当日的“甲帐”却不复存在,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
【小题3】【小题4】本诗的尾联颇具特色,运用了多种写作技巧,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