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背景介绍):“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宪宗遣使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拜,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帝曰:“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新唐书·韩愈传》节选。)韩愈去潮州路上曾途径蓝田关口。
【小题1】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祸事缘起,冤屈之意毕见。首联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但自己虽遭获严惩亦无怨悔。
B.三、四句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富有胆识。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仍旧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直不阿之态。
C.作者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表言事,如今自料此去必死,故对韩湘安排后事,以“好收吾骨”作结。语中含酸,透露出为国言事,却落入穷途末路的悲凉和绝望。
D.本诗有“文”的特点,如表现在直叙的方法上,虚词的运用上等;同时亦有诗歌的特点,表现在形象的塑造上,既表现了诗美,又不失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
【小题2】有人评价此诗颈联“纯作景语”你认同吗?为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27 05:46: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节选自《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恶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于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其身也,则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鸣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可怪也欤!

(节选自《师说》)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能也(游水) 其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清楚) 士大夫之(类)
C.而学于师(以……为耻) 而江河(横渡)
D.吾尝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今之众人(许多人)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巫医乐师百工人 欲人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绝江河 小学大遗
C.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可怪也与
D.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在批判土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从师而学则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不断学习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例证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小题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