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高构,字孝基,北海人也。性滑稽多智,辩给过人,好读书,工吏事。仕齐,历兰陵、平原二郡太守。齐灭,周武帝以为许州司马。隋文帝受禅,累迁户部侍郎。时内史侍郎晋平东与兄子长茂争嫡,尚书省不能断,朝臣三议不决。构断而合理,上以为能,召入内殿,劳之曰:“我闻尚书郎上应列宿,观卿才识,方知古人之言信矣。嫡庶者,礼教之所重,读卿判数遍,词理惬当,意所不能及也。”赐米百石。由是知名。冯翊武乡女子焦氏既哑又聋,嫁之不售。然生一男。时年六岁,莫知其姓,于是申省。构判回:母不能言穷究理绝案《风俗通》姓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此儿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岁余,坐事左转盩厔令,甚有能名。上善之,复拜雍州司马。仁寿初,又为吏部侍郎,以公事免。炀帝立,召令复位。时为吏部者多以不称去职,唯构最有能名,前后典选之官,皆出其下。时人以构好剧谈,颇谓轻薄,然其内怀方雅。特为吏部尚书牛弘所重。后以老病解职,弘时典选,凡将有所擢用,辄遣人就第问其可不。河东薛道衡才高当世,每称构有清鉴,所为文笔,必先以草呈观构而后出之。构有所诋呵,道衡未尝不嗟伏。大业七年,终于家。所举荐杜如晦,房玄龄等,后皆自致公辅,论者称构有知人之鉴。

(选自《北史·高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母不能言/穷究理绝/案《风俗通》/姓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此儿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
B.母不能言穷/究理绝/案《风俗通》姓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此儿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
C.母不能言/穷究理绝案/《风俗通》姓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此儿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
D.母不能言穷/究理绝案/《风俗通》姓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此儿生在武乡/可以武为姓/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也有把皇帝即位称为受禅。
B.列宿:指二十八宿,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可见的星分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
C.左转:即左迁、升官,提职之意。汉代贵左贱右,故将升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之。
D.公辅:古代三公、四辅,均为天子的辅佐大臣。文中是用来借指宰相一类的大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构断案有智慧。在任户部侍郎时,晋平东与晋长茂争夺嫡位,尚书省不能决定,事件复杂棘手,但他决断很妥当。
B.高构有治政才能。他能言善辩,精于官府事务,在很多职位中,以能干而出名,治政有成效,得到了人们的称赞。
C.高构有知人之明。杜如晦、房玄龄、薛道衡等都是因高构的举荐才担任官职或提升官职,之后他们的才干显耀于世。
D.高构受皇上器重。他侍奉几代帝王,担任过许多职位,其行为事迹得到了某些皇上的赞美,也得到了许多的赏赐。
【小题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人以构好剧谈,颇谓轻薄,然其内怀方雅。
(2)弘时典选,凡将有所擢用,辄遣人就第问其可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08 12:44: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李密,字令伯,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①醮:古时称妇女出嫁。②谯周:人名。③安乐公:刘禅。⑤明明:这里指圣明的皇帝。
【小题1】下列句子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周门人之游夏 方:比拟,比方
B.诏为太子洗马 征:征召
C.后刘终,服   阕:终,完毕
D.可次齐 次:驻扎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能够表现李密敦厚孝顺的一组是(  )
①奉事以孝谨闻 ②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③有暇则讲学忘疲   ④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⑤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⑥自以失分怀怨
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②④D.①②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幼年丧父,母亲何氏改嫁。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对祖母非常孝顺,精心照料,有时劳累过度以致生病。
B.侍奉祖母之暇,李密不忘学习,曾拜谯周为师。在蜀国担任郎官时曾多次出使吴国,能言善辩,受到吴人称赞。
C.李密为祖母丧期满后,应征太子洗马,兑现了他在《陈情表》中所说的先尽孝后尽忠的诺言。
D.李密认为自己没有得到重用,颇有怨言。奉诏写诗,却在诗中流露怨气,引起了皇帝的不满,致使自己被罢免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