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楼闲望怀关中亲故
李群玉
摇落江天欲尽秋,远鸿高送一行愁。
音书寂绝秦云外,身世蹉跎楚水头。
年貌暗随黄叶去,时情深付碧波流。
风凄日冷江湖晚,驻目寒空独倚楼。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秋天景色写起,寥廓江天,一行北雁,令人生愁,“欲尽秋”三字将伤感基调融于其中。
B.首联后句将本与自己无关的雁寓于主观情感色彩,“一行”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生动可触。
C.颔联叙述了诗人目前的境遇,诗人在“秦云外”,而亲人在“楚水头”,两者相隔遥远,难以相见。
D.尾联以景结情,写作者孤身一人倚江楼,遥望江水的画面:“空”字蕴含着诗人深切的情感。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06 10:46: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徐孝嗣字始昌,东海郯人也。八岁袭枝江县公,见宋孝武,升阶流涕,迄于就席。帝甚爱之,尚康乐公主,驸马都尉。孝嗣姑适东莞刘舍,舍兄藏为尚书左丞,孝嗣往诣之。藏退谓舍曰:“徐郎是令仆人,三十余可知,汝宜善自结。”
尚书令王俭谓人曰:“徐孝嗣将来必为宰相。”王俭亡,上征孝嗣为五兵尚书。其年,敕撰江左以来仪典,令谘受孝嗣。明年从武帝幸方山上曰朕经始此山之南复为离宫应有迈灵丘灵丘山湖新林苑也。孝嗣答曰:“绕黄山,款牛首,乃盛汉之事。今江南未广,民亦劳止,愿陛下少更留神。”上乃止。历吏部尚书,领太子左卫率,台阁事多以委之。武帝,遗诏以为尚书右仆射。明帝谋废郁林,孝嗣即还家草太后令。郁林既死,明帝须太后令,孝嗣于袖出而奏之,帝大悦。时议悉诛高、武子孙,孝嗣坚保持之,故得无恙。
孝嗣爱好文学,器量弘雅,不以权势自居,故见容明帝之世。建武四年,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让不受。时国用虚乏,孝嗣表立屯田,帝已寝疾,兵事未已,竟不行。及崩,受遗托,加中书监。永元初辅政,帝失德。始安王遥光反,众怀惶惑,见孝嗣入宫乃安。然群小用事,不能制也。时孝嗣以帝终乱天常,与沈文季俱在南掖门,欲要文季以门为应,四五目之,文季辄乱以他语,孝嗣乃止。群小亦稍憎孝嗣,劝帝除之。其冬,遣茹法珍赐药,孝嗣容色不异,谓沈文季曰:“始安事,吾欲以门应之,贤叔若同,无今日之恨。”少能饮酒,饮药至斗余方卒。乃下诏言诛之。孝嗣之诛,众人惧,唯会稽魏温仁奔赴,以私财营丧事,当时称之。中兴元年,和帝孝嗣太尉,谥曰文忠。
(选自《南史》,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年/从武帝幸方/山上曰朕/经始此山之南/复为离宫/应有迈灵/丘灵丘山/湖新林苑也。
B.明年从武/帝幸方山上曰/朕经始此山之南/复为离宫应/有迈灵丘/灵丘山湖新/林苑也。
C.明年从武帝/幸方山/上曰朕/经始此山之南/复为离宫/应有迈灵丘/灵丘山/湖新林苑也。
D.明年/从武帝幸方山/上曰/朕经始此山之南/复为离宫/应有迈灵丘/灵丘山湖/新林苑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爵,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B.拜,授与官职,任命。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还有很多,如“擢”“升”是提升职务,“徙”“迁”是调动职务。
C.古人讳言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称候王死叫薨,称大夫死曰卒,称士死为不禄,称未成年人死为殇。
D.赠,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徐孝嗣少年得志,心存感恩。他朝见宋孝武帝,登上台阶就流下泪来,一直到进入席位。
B.徐孝嗣体恤民情,敢于直谏。他直言规劝,使武帝下令中止了大规模营建豪华离宫的工程。
C.徐孝嗣心地仁厚,为人善良。他拼力保全了有人提议要全部诛杀的齐高帝和武帝的子孙。
D.徐孝嗣器量宏大,志趣清雅。他从不夸耀自己的权势,曾经拒绝接受建武年间朝廷加赏的待遇。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孝嗣姑适东莞刘舍,舍兄藏为尚书左丞,孝嗣往诣之。
(2)欲要文季以门为应,四五目之,文季辄乱以他语,孝嗣乃止。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海郡开国公徐公行状

唐李翱

公讳申,字维降,东海剡人。永泰元年,寄籍京兆府。举进士,初辟巡官于江西,后选授洪州大都督府长史。时刺史嗣曹王举江西兵讨李希烈,故以长史行刺史事,任职有成,曹王荐之,迁韶州刺史。

四十余年,刺史相循居于县城,州城与公田三百顷皆为墟,县令、丞、尉杂处民屋。公乃募百姓能以力耕公田者,假之牛犁、粟种与食,所收其半与之;不假牛犁者,三分与二。田久不理草根腐地增肥又连遇宜岁得粟比余田亩盈若干凡积粟三万斛。将复筑室于州故城,令百工之伎以其艺来者,与粟有差。刺史临视给与,吏无所行其私。应募者数千人,未十旬而城郭、室屋建立如初。刺史以官属迁于新城,县令之下各返其室。创六驿,新大市,器用皆具。曲江县五百人以状诣观察使,请作碑立生祠。公自陈所为不足述,乃刺史职宜如此,何足多者,不愿以小事市名。观察使嘉其让,迁合州刺史。其始来也,韶之人户仅七千,凡六年,倍其初之数,又盈四千户焉。

贞元十七年,诘里盗,通蛮夷道,责土贡。大首领黄氏帅其属,纳质供赋。黄氏、周氏、韦氏、依氏皆群盗也,黄氏之族最强,盘亘十数州。周、韦氏之不附之也,率群黄之兵以攻之,而逐诸海,群盗皆服。于是十三部二十九州之蛮宁息,无寇害。

元和元年,诏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东海郡开国公。诏书未至,有疾薨于位。凡三佐藩屏之臣,五为刺史,一为经略使一为节度观察使,阶累升为金紫光禄大夫,爵超进为开国公,官亟迁为礼部尚书。其事业皆足以传示后嗣,为子孙法。享年七十。

(选自《李文公集》,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寄籍京兆府 寄籍:落户B.不假牛犁者 不假:不租借
C.盘亘十数州 盘亘:盘踞D.周、韦氏之不附之也 不附:不纳贡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初辟巡官江西 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B.不愿小事市名 木欣欣向荣
C.逐诸海,群盗皆服 拔剑撞破之
D.凡三佐藩屏臣 师道不传也久矣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田久不理草/根腐/地增肥/又连遇宜/岁得粟比余田亩盈若干/凡积粟三万斛
B.田久不理草/根腐/地增肥/又连遇宜岁得粟比余田亩盈若干/凡积粟三万斛
C.田久不理/草根腐/地增肥/又连遇宜岁/粟比余田亩盈若干/凡积粟三万斛
D.田久不理/草根腐/地增肥/又连遇宜/得粟比余田亩盈若干/凡积粟三万斛
【小题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直接表现徐申为官功绩的一组是
①任职有成,曹王荐之   ②县令、丞、尉杂处民屋   ③未十旬而城郭、室屋建立如初
④创六驿,新大市,器用皆具   ⑤观察使嘉其让,迁合州刺史   ⑥阶累升为金紫光禄大夫
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⑤⑥
【小题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用“行状”这种文体,记述了徐申的籍贯年纪、官职变化情况以及主要事迹。
B.文章重点记叙徐申任韶州刺史时的政绩,以突出他政绩显著,深受当地百姓拥戴。
C.鉴于徐申治理蛮夷有功,边地不再有强盗为害,皇帝封他为东海郡开国公以嘉奖。
D.徐申办事颇有成效,治理地方有方,又有军事才能,文章充满了对他的赞美之情。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刺史临视给与,吏无所行其私。
(2)刺史以官属迁于新城,县令之下各返其室。
(3)其事业皆足以传示后嗣,为子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