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诗歌鉴赏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本诗没有选取丽日艳阳照映下的日间景物,而是选取夜间作背景,构思独出心裁,着重表现夜的静谧朦胧。
B.“凉月如眉挂柳湾”写舟行所见岸边景色。一弯如眉的新月,正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柳条已经垂缕披拂。眉月新柳,相映成趣。
C.“越中山色镜中看”,写水色山影。句内“中”字复迭,既增添了民歌的咏叹风味,又传递出夜间行舟时于水中一边观赏景色,一边即景歌唱的怡然自得的情趣。
D.“三月桃花雨”与“鲤鱼来上滩”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滩声喧哗而有此联想,后者因游鱼泼刺而有此猜测。两者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
【小题2】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22 08:35: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彫武,中山北平人也,家世寒微。好学,精力绝人,负卷从师,不远千里。遍通“五经”,尤明“三传”。弟子远方就业者以百数,诸儒服其强辩。齐神武召入霸府,令与诸子讲说。乾明初,累迁平原太守,赃贿失官。武成即位,以旧恩,除通直散骑常侍。琅邪王俨求博士有司以彫武应选时号得人历泾州刺史散骑常侍。及帝侍讲马敬德卒,入授经书。帝甚重之,以为侍讲,与侍书张景仁并被尊礼,同入华元殿,共读《春秋》。加国子祭酒、假仪同三司,待诏文林馆。

以景仁宗室,自托于其亲何洪珍,公私之事,彫武常为其指南。与张景仁号二张博士。时穆提婆、韩长鸾与洪珍同侍帷幄,知彫武为洪珍谋主,忌恶之。寻侍中,加开府,奏度支事。大被委任,言多见从,特敕奏事不趋,呼为博士。

彫武自以出于微贱,致位大臣,励精在公,有匪躬之节。议论无所回避,左右纵恣之徒,必加禁约。数讥切宠要,献替帷扆,帝亦深倚仗之。方委以朝政,彫武便以澄清为己任,意气甚高。尝在朝堂谓郑子信曰:“向入省中,见贤家唐令处分,极无所以。若作数行兵帐,彫武不如邕;若致主尧、舜,身居稷、契,则邕不如我。”

长鸾等图之。及与侍中崔季舒、黄门侍郎郭遵谏幸晋阳,为长鸾所谮,诛。临刑,帝使段孝言诘之。彫武曰:“臣起自诸生,光宠隆洽。今者之谏,臣实首谋,意善功恶,无所逃死。愿陛下珍爱金玉,开发神明,数引贾谊之伦,语其政道,令听览之间,无所拥蔽,则臣虽死,犹生之年。”因歔欷流涕,俯而就戮,左右莫不怜而壮之。

子德冲等徙北边。南安王思好之反,德冲及弟德揭俱死。德冲聪敏好学,以帝师之子,早见旌擢,位中书舍人。其父之戮,德冲并在殿廷就执,目见冤酷,号哭,殒绝于地,久之乃苏。

(《北史·张彫武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赃贿失官 坐:因为
B.入授经书 乃:于是
C.寻侍中 除:免官
D.长鸾等图之   阴:暗中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张彫武出身贫贱,读书勤奋而有成效,他通晓“五经”和“三传”,很多读书人都佩服他强大的论辩能力。
B.张彫武自托于他的亲戚何洪珍,不论公事私事,张彫武常常为他出谋划策。穆提婆、韩长鸾知道此事后,妒忌讨厌他。
C.张彫武认为自己出身微贱,蒙受皇恩而做了大臣,就应该报效朝廷。他在朝堂上议论得失,不加回避,多次抨击权贵。
D.张彫武被杀,他的儿子德冲和德揭一并在殿廷被捉,亲眼看见冤枉无罪而被施以刑戮,昏死在地上,很久才苏醒过来。
【小题3】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琅邪王俨求博士有司以彫武应选时号得人历泾州刺史散骑常侍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歔欷流涕,俯而就戮,左右莫不怜而壮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琼,宇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调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日:“欲官不?”对日:“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暑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太守,其郡多,及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日:“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颖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颖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颖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日:“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日:“一身获罪,且活千宝,何所怨平?”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在那六年,人庶怀之,遂无一人经州。前后四表,列为尤最。遭忧解职,故人赠遗,一无所受。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准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后为大理卿,而齐亡,仕周,为博陵太守。隋开皇初卒。
(节选自《北史·苏琼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货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
B.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
C.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
D.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
【小题2】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太守”是“刺史”的下属,是一郡之首。
B.“府君”,汉代对郡相、太守的尊称,后仍沿用。也可敬称已故者和敬称神。
C.“致事”,是上报施政情况,和“致仕”“休致”“乞骸骨”不同,后者是辞官。
D.“忧”,居丧,多指居父母丧,“父忧”即父亲的丧事。“遭忧”,是遭父或母之丧。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琼自幼聪明伶俐,言辞机敏。东荆州刺史问他是否想做官,他认为应当先设官职而后求人,个人不应主动要求做官。曹芝十分欣赏,委任他为参军。
B.苏琼办案认真细致,治内清明太平。他对盗牛案稍加审査便知所告非盗贼,迅速释放并很快抓捕了盗牛贼。从此百姓家的牲畜都不再收留,只是放散在外。
C.苏琼清廉谨镇,严于律己。他揣摩出道研来访的心思,避开话题,使对方无由启口;他留下赵颖的新瓜不剖食,放于厅堂大梁,使其他人打消了馈赠的念头。
D.苏琼关心人民疾苦,敢于为民请命,淮南和准北发生饥荒时,苏琼不顾准河不允许商贩渡河贸易的禁令,上奏朝廷,请求开禁,使淮河两岸货物得以流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
(2)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