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天宝末年举进士,因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春风着笔,紧扣诗题,“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
B.颈联写川原纵横交错,远至天边;宫殿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的写景,壮观中隐含衰飒之意。
C.尾联正如沈德潜所评“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点明(收束)主题,表现了一种感伤却又不失希望的心态。
D.诗人感时伤怀,眼前所见心中所思,浅吟低唱,一咏三叹,表达情感细腻委婉。
【小题2】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04 07:12: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蔡撙,字景节,少方雅退默,与第四兄寅俱知名。任齐,位给事黄门侍郎。丁母忧,庐于墓侧。齐末多难,服阙,因居墓所。除太子中庶子、太尉长史,并不就。公事左迁太子中庶子,复为侍中,吴兴太守。口不言钱,及在吴兴,不饮郡井,斋前自种白苋紫茄,以为常饵,诏褒其清。加信武将军。天监九年,宣城郡吏吴承伯挟袄道①聚众攻宣城,杀太守朱僧勇,转寇吴兴,吏人并请避之。撙坚守不动,命众出战,摧破斩承伯,余党悉平。累迁吏部尚书,在选弘简有名称。又为侍中,领秘书监。武帝尝谓曰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撙曰臣门客沈约范岫各已被升擢此外无人约时为太子少傅岫为右卫将军撙风骨鲠正,气调英嶷②,当朝无所屈让。尝奏用琅邪王药为殿中郎,武帝嫌不取参掌通署,乃推白牒于香橙③四地下,曰:“卿殊不了事。”搏正色俯身拾牒起,曰:“臣谓举尔所知,许允已有前事;既是所知而用,无烦参掌署名。臣撙少而仕宦,未尝有不了事之目。”因捧牒直出,便命驾而去,仍欲抗表自解。帝寻悔,取事为画。帝尝设大臣饼,撙在坐。帝频呼姓名,撙竟不答,食饼如故。帝觉其负气,乃改唤蔡尚书,撙始放箸执曰:“尔。”帝曰:“卿向何聋,今何聪?”对曰:“臣预为右戚,且职在纳言,陛下不应以名垂唤。”帝有惭色。性甚凝厉,善自居适。女为昭明太子妃,自詹事以下戚来造谒,往往称疾相闻,间遣之。及其引进,但暄寒而已,此外无复余言。后为中书令,卒于吴郡太守,曰康子。司空袁昂尝谓诸宾日:“自蔡侯卒,不复更见此人。”其为名辈所知如此。

(节选自《南史•蔡撙传》)

(注)①袄道:即妖道,大多与民间信仰或邪教有关。②英嶷:(yīng  nì)才德超群。③香橙:同“香蹬”。守庙内讲经说法者坐的高凳。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武帝尝谓/曰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撙曰/臣门客沈约/范岫各已被升擢/此外无人/约时为太子少傅/岫为右卫将军/
B.武帝尝谓/曰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撙曰/臣门客沈约/范岫各已被升/擢此外无人/约时为太子少傅/岫为右卫将军/
C.武帝尝谓曰/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撙曰/臣门客沈约/范岫各已被升擢/此外无人/约时为太子少傅/岫为右卫将军/
D.武帝尝谓曰/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撙曰/臣门客沈约/范岫各已被升/擢此外无人/约时为太子少傅/岫为右卫将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古代官场常贵右,将贬官称为左迁。
B.尚书,古代官名,原是宫廷里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唐代起是各部的最高职位。
C.丁母忧,指遇母亲的丧事,又称之为“丁内艰”。按照旧制,父母去世后,子女要守丧,不做官、不赴宴、不应考。
D.谥,即谥号。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等人死后所给子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撙勇敢坚定,平定吴承伯之乱。吴承伯聚集妖道的信徒们进攻吴兴时,官吏和百姓都请求躲避,他坚守不动,命令众人出战,最终斩杀吴承伯,平定叛乱。
B.蔡撙很有骨气,遇事不屈节退让。他曾上奏选用王筠任殿中郎,武帝嫌他没拿奏书给全部参掌官员署名,他坚持认为推荐自己了解的人无须参掌官员署名。
C.蔡撙据礼力争,使皇帝感到羞愧。有一次皇帝多次叫他的姓名,他始终不答应,他认为自己已贵为皇亲,因此皇帝不该再当众直呼其名,这使得皇帝面有愧色。
D.蔡撙庄重严厉,不与贵戚私下结交。他女儿做了昭明太子妃,很多官员都来拜访,蔡撙却常以生病为由推脱,不能推脱的,见面也只是说说客套话,不与客人深谈。
【小题4】把文中断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不饮郡井,斋前自种白苋紫茄,以为常饵,诏褒其清。
(2)因捧牒直出,便命驾而去,仍欲抗表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