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天宝末年举进士,因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春风着笔,紧扣诗题,“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
B.颈联写川原纵横交错,远至天边;宫殿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的写景,壮观中隐含衰飒之意。
C.尾联正如沈德潜所评“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点明(收束)主题,表现了一种感伤却又不失希望的心态。
D.诗人感时伤怀,眼前所见心中所思,浅吟低唱,一咏三叹,表达情感细腻委婉。
【小题2】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04 07:12: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恶曲

唐元结

元子时与邻里会,曲全当时之欢,以顺长老之意。归泉上,叔盈问曰:“向夫子曲全其欢,道也,苟为乎尔?”元子曰:“叔盈视吾曲其心以徇财利,曲其行以希名位,当过吾。吾苟全一欢于乡里,无恶然可也。”

东邑有全直之士,闻元子对叔盈,恐曰:“吾闻元次山其门人曰:‘无恶我之小曲。’真惛鄙恶辞也!吾辈全直三十年,未尝曲气以转声,曲辞达意,曲步以便往,曲视以回目,犹患于古人。古人有恶曲者,不曲臂以取物,不曲膝以便坐,见天下有曲于君、曲于民、曲于鬼神者,往劫死之。今元次山苟曲言矣强全一欢以为不丧其直慁哉若能苟曲于邻里岂不能苟曲于乡县以全言行?能苟曲于乡县,岂不能苟曲于邦国,以彰名誉?能苟曲邦国,岂不能苟曲于天下,以扬德义?若言行、名誉、德义皆显,岂有钟鼎不入门,权位不在己乎?呜呼!曲为之,小为大之;曲为之也,有何不可!奸邪凶恶其㘥乎!”

元子闻之,颂曰:“吾以颜貌曲全一欢,全直君子之恶我如此。犹有过于此者,何以自免?

(选自《唐文粹选译》)

注:①慁(hùn):同“混”,混杂。②㘥(yóu):诱捕同类鸟的鸟媒子,这里指媒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曲全当时之欢 曲全:曲意成全
B.吾闻元次山其门人曰 约:约见
C.真惛鄙恶辞也 惛鄙:糊涂浅薄
D.小为大之 渐:开端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道也,苟为乎尔 予居于此
B.曲辞达意 敢烦执事
C.往劫死之 耳得之为声
D.能苟曲邦国    而君幸赵王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元次山/苟曲言矣/强全一欢/以为不丧其直/慁哉/若能苟曲/于邻里岂不能/苟曲于乡县以全言行
B.今元次山苟曲言矣/强全一欢/以为不丧其直/慁哉/若能苟曲于邻里/岂不能苟曲于乡县/以全言行
C.今元次山/苟曲言矣强全一欢/以为不丧/其直慁哉/若能苟曲于邻里/岂不能苟曲于乡县/以全言行
D.今元次山苟曲言矣/强全一欢/以为不丧/其直慁哉/若能苟曲/于邻里岂不能/苟曲/于乡县以全言行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直之士在叙述古人全直的做法时,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古人对全直的重视程度。
B.全直之士认为苟且逢迎乡里长辈就可能苟且逢迎天下人,这是产生奸邪凶恶的媒介。
C.本文借题发挥,针砭了时弊,讽刺批判了士人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圆滑处世态度。
D.本文以小见大,寓事理于生活小事,叙议结合,层层深入,表达了鲜明的批判态度。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叔盈视吾曲其心以徇财利,曲其行以希名位,当过吾。
(2)犹有过于此者,何以自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