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作者登高临远,看到高楼与荒野相接,触景生情,只觉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
B.本诗用词生动,“楼”前之“高”,突出城楼之雄伟,也有力地烘托了诗人品格的高尚。
C.颔联有深意:惊风、密雨影射敌对势力,芙蓉、薜荔比喻自己,两句感慨仕途风波险恶。
D.末句“犹自”意为“仍旧”,强调了虽然相距很近,但朋友间互通音讯的希望依然难以实现。
【小题2】本诗中间两联的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1-05 08:46: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使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小题1】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惴栗(担心) 漫漫而游(任意)
B.草而坐(身上披着) 意有所(到)
C.染溪(沿着) 攒累积(收缩)
D.引满酌(酒杯) 游于是乎始(从此)
【小题2】选出下列各句中画线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①其隙也,则施施行 ②积善成德,神明自得
B.①而未始知西山怪特 ②彼童子
C.①箕踞而遨,凡数州之土壤   ②自其变者而观之,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D.①岈然洼 ②苍暮色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⑵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⑶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小题4】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按要求各举一例。
排比:_______________
比喻:_______________
夸张: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