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侍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雨雪”点题,“陇西”一语双关,一指陇西边关要塞,可见戍边之寒远,陇又有坟墓之意,所以又指战争之残酷。
B.颔联承接首联,进一步写出了边塞的荒凉景象。“狐”字,使人联想到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对家乡的思念,与荒凉形成对比,突出戍卒的思乡之情。
C.颈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边地的寒冷、阴暗、萧条与士卒压抑、沉闷的心情融合在了一起,“寒”“坏”“暗”“低”用字精确,极富情感。
D.尾联总结全诗,点出了主题。前几句诗的萧条之景在此找到了落足点。“愁云”和“迷”,不是自然景象的反映,而是戍卒内心情绪的传达。
E. 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借景抒情,最后一句“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小题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4-21 12:04: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惜时

(南北朝之北齐)刘昼

①夫停灯于缸,先焰非后焰,而明者不能见;藏山于泽,今形非昨形,而智者不能知。 何者?火则时时灭,山亦时时移矣,天回日转,其谢如矢,騕褭①迅足,弗能追也。人之短 生,犹如石火②,炯然以过,唯立德贻爱,为不朽也。
②昔之君子,欲行仁义于天下,与时竞驰,不吝盈尺之璧,而珍分寸之阴。故大禹之 趋时,挂冦而不顾;南荣之访道,踵趼③而不休;仲尼栖栖,突不暇黔④;墨翟遑遑,席不及 暖。皆行其德义,拯世危溺,立功垂模,延芳百世。
③今人退不知臭腐荣华,划绝嗜欲,被丽弦歌,取媚泉石;进不能被策树勋,毗赞明时, 空蝗粱黍,枉没岁华。生为无闻之人,殁成一棺之土,亦何殊草木自生自死者哉!
④岁之秋也,凉风鸣条,清露变叶,则寒蝉抱树而长叫,吟烈悲酸,萧瑟于落日之际, 何也?哀其时命,迫于严霜而寄悲于菀柳。今日向西峰,道业未就,郁声于穷岫之阴,无闻 于休明之世。已矣夫!亦奚能不沾衿于将来,染意于松烟者哉!
《刘子·五十三章》
(注释)①騕褭:神马名。②石火:古人凿石取火,击石时发出的火花霎时而灭。③踵趼:脚生 胼胝。④突:烟囱。黔:黑
【小题1】可填入第②段甲处的虚词是
A. 以 B. 则 C. 盖 D. 其
【小题2】对第①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万物变动消亡,刻刻不已,人生更短暂,所以要珍惜生命。
B. 时光飞逝,过往不能再见也不可知,只有当下才是真实的。
C. 人与万物一样转瞬即逝,只有树立美德留下大爱才能不朽。
D. 人生虽短,但瞬间也能放射光辉,只要树立美德丢弃私爱。
【小题3】根据第③段,“今人”生前死后都埋没无闻的原因是
A. 退隐分不清腐臭和荣华,出仕不能被委以重任、被赞赏。
B. 退隐则沉溺于弦歌和林泉,出仕却空怀理想、虚度年华。
C. 退隐不能弃绝荣华欲望,出仕不能尽职建功、辅佐明时。
D. 出仕退隐、活着死去,都如同草木碌碌无为、自生自灭。
【小题4】你认为第②段能证明中心论点“惜时”吗?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小题5】第④段描写、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请对此加以赏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阳固,字敬安,阳兴从弟,北平无终人。性俶傥,不拘小节。少任侠,好剑客,弗事生产。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遂博览篇籍,有文才。太和中,从大将军宋王刘昶征义阳。昶严暴,治军甚急,三军战栗无敢言者。固启谏,并面陈事宜。昶大怒,欲斩之,使监当攻道。固在军勇决,志意闲雅,了无惧色。昶甚奇之。军还,言之高祖。年三十余,始辟大将军府参军事。

初,世宗委任群下,不甚亲览,好桑门之法。尚书令高肇以外戚权宠,专决朝事;又咸阳王禧等并有衅故,宗室大臣,相见疏薄;而王畿民庶,劳弊益甚。固乃作《南北二都赋》,因以讽谏。世宗末,中尉王显起宅既成,集僚属飨宴。酒酣问固日:“此宅何如?”固对曰:“晏婴湫隘,流称于今;丰屋生灾,著于《周易》。此盖同传舍耳,唯有德能卒。愿公勉之。”显默然。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一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显大不悦,以此衔固。又有人间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

肃宗即位,大军征硖石,为仆射李平行台七兵郎。平奇固勇敢,军中大事悉与谋之。又命固节度水军,固设奇计先期乘贼,获其外城。军罢,太傅、清河王怿举固,除步兵校尉,汝南王悦郎中令。时悦年少,行多不法,屑近小人。固上疏切谏,并面陈往代诸王贤愚之分。以感动悦,悦甚敬惮之。怿大悦,以为举得其人。丁母忧,号慕毁病,杖而能起。练之后,犹酒肉不进。时固年逾五十,而丧过于哀,乡党亲族咸叹服焉。神龟末,清河王怿领太尉,辟固从事中郎。属怿被害,元义乘政,朝野震悚。怿诸子及门生吏僚莫不虑祸,隐避不出,素为怿所厚者弥不自安。固以尝被辟命,遂独诣丧所,尽哀恸哭,良久乃还。四年九月卒,时年五十七。固刚直雅正,不畏强御,当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焉。

节选自《魏书·列传第六十·阳固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
B.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
C.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一/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
D.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一/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弟”,古人以同曾祖父而不同父亲又年幼记的同辈男性为“从弟”,也就是今天的“堂弟”。
B.“三军”,春秋时,大国的军队分为中军、上军、下军,也有称中军、左军、右军,后泛指军队。
C.“高祖”,古代开国帝王的谥号,如唐高祖李渊,后面的君王一般用“宗”。
D.“领”,兼任官职。文言文中常用“摄”“行”“署”“权”等指代理官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固性情洒脱,清明廉洁。阳固少年时任侠尚武,不事生产,26岁时才改变志趣,喜好读书;他居官清廉,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终没之日,四壁徒空,无以供丧,亲朋故交为其棺敛。
B.阳固刚直雅正,不畏强御。刘昶为人严暴,以苛急治军,三军畏惧,阳固却敢于给他提建议;王显酒酣时问阳固他的新宅如何,阳固却说丰屋易生灾变,只有有德者才能在此善终。
C.阳固敢于直谏,有勇有谋。世宗醉心佛法,外戚专权,人民劳苦,阳固作《南北二都赋》来讽喻朝廷;朝廷大军征讨硖石,阳固因勇敢受上司赏识,出奇招夺取了敌人的外城。
D.阳固品行高洁,至孝至义。母亲去世,阳固号啕痛哭,哀毁骨立,丧期过了仍不吃肉喝酒;清河王被杀,他的儿子们与门生故吏无不虑祸保身,阳固却独自到元怿的灵堂尽哀恸哭。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显大不悦,以此衔固,又有人间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 .
(2)固上疏切谏,并面陈往代诸王贤愚之分,以感动悦,悦甚敬惮之。

同类题3

阅读《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两段话,完成下列小题

①“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②“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小题1】关于这两段诗中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君既若见录”,“同是被逼迫”中,“见”“被”同义。
B.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中加点词都为偏义复合词。
C. “逆以煎我怀”中的“逆”字与“难以逆料”中的“逆”同义。
D. “何意出言”,“君妾亦”三个加点字意思不同。
【小题2】关于这两段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①、②两段都表现了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
B. ①、②两段都诉说出刘兰芝艰难的处境。
C. 第①段中可见出刘兰芝仍有幻想,与第②段不同。
D. 第②段中可见出刘兰芝对焦仲卿的失望,与第①段不同。
【小题3】 下面是对《孔雀东南飞》首尾两段的分析,其中方框处依次选填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开头,运用了托物起兴的写作手法,创造了 的气氛,起到了 的作用。兰芝、仲卿死后合葬,坟地中松柏梧桐茂盛,鸳鸯相向夜鸣的结尾,运用了浪漫主义写作手法,象征着二人的 永远长青,体现了诗人对这一对青年男女的  
A. 缠绵悱恻、吸引读者、忠贞爱情、深深喜爱。
B. 悲惨凄凉、吸引读者、高贵品质、深切同情。
C. 缠绵悱恻、提摄全篇、忠贞爱情、深切同情。
D. 悲惨凄凉、提慑全篇、高贵品质、深深喜爱。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沈劭,字道辉,美风姿,涉猎文史。袭爵,驸马都尉、奉朝请。太祖以旧恩召见入拜便流涕太祖亦悲不自胜会强弩将军缺上诏录尚书彭城王义康曰沈邵人身不恶吾与林子周旋异常可以补选。于是拜强弩将军。出为钟离太守,在郡有惠政,夹淮人民慕其化,远近莫不投集。郡先无市,时江夏王义恭为南兖州,启太祖置立焉。义恭又启太祖曰:“盱眙太守刘显真求自解说,邵往莅任有绩,彰于民听,若重授盱眙,足为良二千石。”上不许,曰:“其愿还经年,方复作此流迁,必当大罔罔也。”上敕州辟邵弟亮,邵以从弟正蚤孤,乞移恩于正,上嘉而许之。时上多行幸,还或侵夜,邵启事陈论,即为简出。前后密陈政要,上皆纳用之,深相宠待,晨夕兼侍,每出游,或敕同辇。时车驾祀南郊,特诏邵兼侍中负玺,代真官陪乘。大将军彭城王义康出镇豫章,申谟为中兵参军,掌城防之任。庐陵王绍为江州,以邵为南中郎府录事参军,府州事,事未行,会谟丁艰,邵代谟为大将军中兵,加宁朔将军。邵南行,上遂相任委,不复选代,仍兼录事,领城局。后义康被废,邵改为庐陵王绍南中郎参军,将军如故。义康徙安成,邵复以本号为安成相。在郡以宽和恩信,为南土所怀。郡民王孚有学业,志行见称州里,邵莅任未几,而孚卒,邵赠以孝廉。邵慰恤孤老,劝课农桑,前后累蒙赏赐。邵疾病,使命累续,遣御医上药,异味远珍,金帛衣裘,相望不绝。元嘉二十六年,卒,时年四十三。上甚相痛悼。

(选自《宋书·列传卷一百》)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以旧恩召见/入拜/便流涕/太祖亦悲不自胜/会强弩将军缺/上诏录尚书彭城王义康曰/沈邵人身不恶/吾与林子周旋异常/可以补选/
B.太祖以旧恩召见/入拜便流涕/太祖亦悲不自胜/会强弩将军缺/上诏录尚书/彭城王义康曰/沈邵人身不恶/吾与林子周旋异常/可以补选/
C.太祖以旧恩召见/入拜/便流涕/太祖亦悲不自胜/会强弩将军缺/上诏录尚书/彭城王义康曰/沈邵人身不恶吾/与林子周旋异常/可以补选/
D.太祖以旧恩召见/入拜便流涕/太祖亦悲不自胜/会强弩将军缺/上诏录尚书彭城王义康曰/沈邵人身不恶吾/与林子周旋异常/可以补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祀南郊,古代君王率群臣依据礼法于郊外祭祀天地祈福,一般南郊祭天、北郊祭地。
B.丁艰,即丁忧,指遭逢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丧事。丁外艰,指遭逢外祖父母丧事。
C.古代官职任免升降都有特定称谓,暂代某职可称“行”、“权”,兼某职可称“领”、“摄”。
D.孝廉,指孝顺亲长、廉能正直,是汉代设立的察举科目,反映了统治者对品德的重视。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劭治政能力突出,吏民皆服。沈劭出任钟离太守,治政有方,江淮两岸百姓纷纷归附;盱眙太守刘显真奏请文帝重用沈劭,但遭到文帝拒绝。
B.沈劭举才不避亲疏,坦荡无私。文帝下诏命令州郡征用沈劭的弟弟,沈邵因为表弟年幼早孤,请求改为征用表弟。文帝赞许并同意他的请求。
C.沈劭重视百姓教化,心怀仁爱。沈劭在任安成相时,树立孝廉典范,抚恤孤老,劝导百姓在农业和桑业上勤奋劳作。百姓深受教化,心怀敬服。
D.沈劭深受皇帝器重,屡受重用。因其父关系而被录用后,沈劭陪侍文帝,负玺陪乘,兼任军政职务,担任安成国相,病重之际朝廷赏赐颇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邵往莅任有绩,彰于民听,若重授盱眙,足为良二千石。
(2)时上多行幸,还或侵夜,邵启事陈论,即为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