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惜时

(南北朝之北齐)刘昼

①夫停灯于缸,先焰非后焰,而明者不能见;藏山于泽,今形非昨形,而智者不能知。 何者?火则时时灭,山亦时时移矣,天回日转,其谢如矢,騕褭①迅足,弗能追也。人之短 生,犹如石火②,炯然以过,唯立德贻爱,为不朽也。
②昔之君子,欲行仁义于天下,与时竞驰,不吝盈尺之璧,而珍分寸之阴。故大禹之 趋时,挂冦而不顾;南荣之访道,踵趼③而不休;仲尼栖栖,突不暇黔④;墨翟遑遑,席不及 暖。皆行其德义,拯世危溺,立功垂模,延芳百世。
③今人退不知臭腐荣华,划绝嗜欲,被丽弦歌,取媚泉石;进不能被策树勋,毗赞明时, 空蝗粱黍,枉没岁华。生为无闻之人,殁成一棺之土,亦何殊草木自生自死者哉!
④岁之秋也,凉风鸣条,清露变叶,则寒蝉抱树而长叫,吟烈悲酸,萧瑟于落日之际, 何也?哀其时命,迫于严霜而寄悲于菀柳。今日向西峰,道业未就,郁声于穷岫之阴,无闻 于休明之世。已矣夫!亦奚能不沾衿于将来,染意于松烟者哉!
《刘子·五十三章》
(注释)①騕褭:神马名。②石火:古人凿石取火,击石时发出的火花霎时而灭。③踵趼:脚生 胼胝。④突:烟囱。黔:黑
【小题1】可填入第②段甲处的虚词是
A. 以 B. 则 C. 盖 D. 其
【小题2】对第①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万物变动消亡,刻刻不已,人生更短暂,所以要珍惜生命。
B. 时光飞逝,过往不能再见也不可知,只有当下才是真实的。
C. 人与万物一样转瞬即逝,只有树立美德留下大爱才能不朽。
D. 人生虽短,但瞬间也能放射光辉,只要树立美德丢弃私爱。
【小题3】根据第③段,“今人”生前死后都埋没无闻的原因是
A. 退隐分不清腐臭和荣华,出仕不能被委以重任、被赞赏。
B. 退隐则沉溺于弦歌和林泉,出仕却空怀理想、虚度年华。
C. 退隐不能弃绝荣华欲望,出仕不能尽职建功、辅佐明时。
D. 出仕退隐、活着死去,都如同草木碌碌无为、自生自灭。
【小题4】你认为第②段能证明中心论点“惜时”吗?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小题5】第④段描写、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请对此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11:59: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注】矣。”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仍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饘粥。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注】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
【小题1】下列对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B.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C.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D.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草隶虫篆,指各种书体,其中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化繁为简,改曲为直,书写便捷的字体。
B.丁父艰,父艰即父忧,丁有成年男子的意思,所以母亲去世不用“丁母忧”,如文中说“以母忧去职”。
C.除,授予官职,“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中的“除”也是此意。
D.秩,本义为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由此可见,古代官员的俸禄并非固定的铁饭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贞天性聪慧,小时候读过不少典籍,有的读过就能背诵,有的粗通大意;他八岁时写的诗就深得长辈称赞。
B.谢贞非常孝顺,小时候祖母因病难以进食,他便也不进食;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
C.谢贞受府长史周确委托,为他撰写辞让都官尚书的表文。陈后主读过之后,怀疑该表文不是周确亲笔所作。
D.母亲去世后,谢贞一心守丧,极度悲痛,骨瘦如柴,令人叹息。他忧病而死后,后主下令长期供他儿子吃穿。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2)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终归蚩鄙。但成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江南号为“詅痴符”。近在并州,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赋,譊撆邢、魏诸公,众共嘲弄,虚相赞说,便击牛酾酒,招延声誉。其妻,明鉴妇人也,泣而谏之。此人叹曰:“才华不妻子所容,何况行路!”至死不觉。自见之谓明,此诚难也。
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于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乎!
齐世有席毗者,清干之士,官至行台尚书,嗤鄙文学,嘲刘逖云:“君辈辞藻,譬若荣华,须臾之玩,非宏才也。岂比吾徒千丈松树,常有风霜,不可凋悴矣!”刘应之曰:“既有寒木,又发春华,何如也?”席笑曰:“可哉!”
凡为文章,犹人乘骐骥,虽有逸气,当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
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今世相承,趋末弃本,率多浮艳。辞与理竞,辞胜而理伏。事与才争,事繁而才损。放逸者流宕而忘归,穿凿者补缀而不足。时俗如此,安能独违。但务去泰去甚耳。必有盛才重誉,改革体裁者,实吾所希。
古人之文,宏材逸气,体度风格,去今实远。但缉缀疏朴,未为密致耳。今世音律谐靡,章句偶对,讳避精详,贤往昔多矣。宜以古之制裁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须两存,不可偏弃也。
(选自《颜氏家训》,有删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才华不妻子所容 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
B.得评裁,知可施行 吾还也
C.当衔勒制之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D.贤往昔多矣    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慰祖字悦宗,清河东武城人也。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慰祖解褐奉朝请。父丧不食盐,母曰:“汝既无兄弟,又未有子胤。毁不灭性,政当不进肴羞耳,如何绝盐?吾今亦不食矣。”慰祖不得已,从之。父梁州之资财千万,散与宗族。漆器题为“日”字,“日”字之器流乎远近。料得父时假贳文疏,谓族子纮曰:“彼有自当见还,彼无吾何言哉?”悉火焚之。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为始安王萧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
建武中,诏举士,从兄慧景举慰祖及平原刘孝标并硕学。帝欲试以百里,慰祖辞不就。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尝于吏部省中宾友俱集,各问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余事,慰祖口吃无华辞,而酬据精悉,一座称服之。朓叹曰:“假使班、司马复生,无以过此。”少与侍中江祀款交,及祀贵,常来候之,而慰祖不往也。与丹阳丞刘讽素善,遥光据东府反,慰祖在城内。城未溃一日,讽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
慰祖著《海岱志》,起太公迄西晋人物,为四十卷,半成。临卒,与从弟纬书云:“常欲更注迁、固二史,采史、汉所漏二百余事,在厨簏,可检写之,以存大意。《海岱志》良未周悉,可写数本,付护军诸从事人一通,及友人任昉、徐寅、刘洋、裴揆,令后世知吾微有素业也。”
(选自《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彼有自当见还 见:见面
B.假使班、司马复生,无以过此 过:超过,胜过
C.与丹阳丞刘沨素善  善:交好
D.《海岱志》良未周悉 良:确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日”字之器流乎远近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慰祖口吃无华辞,而酬据精悉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少与侍中江祀款交 君安与项伯有故
D.可检写之,以存大意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始安王萧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
B.为始安王萧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
C.为始安王萧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
D.为始安王萧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慰祖父亲去世后,他不仅不进食美味佳肴,连盐都不吃了;在母亲的劝告下,不得已才改变了这种做法。
B.崔慰祖把父亲在梁州上千万的财产都分给了同宗的族人,并把父亲生前收存的借据欠条全都烧掉,不再索要。
C.崔慰祖口吃不善言辞,但是宾客好友向他询问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他回答得有根有据具体而且精准,令人折服。
D.崔慰祖著有《海岱志》,完成了一半后,又对司马迁和班固的历史著作再作注释,可惜只整理了部分注释就病逝了。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2)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①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②“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③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④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 。 , 。 ,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⑤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小题1】《孔雀东南飞》选自_______(集子名)是我国最长的_______。它和北朝的《木兰辞》被合称为“_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家来贵门(_________)  
②不母驱使(_________) 
③留待作施(_________)   
与小姑别(_________)
【小题3】第④段空白处应填如下句子,但顺序已打乱,请你重新排列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A.腰若流纨素B.头上玳瑁光C.足下蹑丝履
D.口如含朱丹E.耳著明月珰F.指如削葱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见”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
A.府吏见叮咛B.相见常日稀C.君既若见录D.渐见愁煎迫
【小题5】“相”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及时相遣归B.好自相扶将C.嬉戏莫相忘D.久久莫相忘
【小题6】开头第①段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对表达全诗内容有何作用?
【小题7】选文中多处运用铺陈的手法来刻画人物。请选取一处进行评析。
【小题8】第④段中写兰芝七严妆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小题9】第⑤段为什么要写兰芝和小姑分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