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阳固,字敬安,阳兴从弟,北平无终人。性俶傥,不拘小节。少任侠,好剑客,弗事生产。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遂博览篇籍,有文才。太和中,从大将军宋王刘昶征义阳。昶严暴,治军甚急,三军战栗无敢言者。固启谏,并面陈事宜。昶大怒,欲斩之,使监当攻道。固在军勇决,志意闲雅,了无惧色。昶甚奇之。军还,言之高祖。年三十余,始辟大将军府参军事。

初,世宗委任群下,不甚亲览,好桑门之法。尚书令高肇以外戚权宠,专决朝事;又咸阳王禧等并有衅故,宗室大臣,相见疏薄;而王畿民庶,劳弊益甚。固乃作《南北二都赋》,因以讽谏。世宗末,中尉王显起宅既成,集僚属飨宴。酒酣问固日:“此宅何如?”固对曰:“晏婴湫隘,流称于今;丰屋生灾,著于《周易》。此盖同传舍耳,唯有德能卒。愿公勉之。”显默然。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一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显大不悦,以此衔固。又有人间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

肃宗即位,大军征硖石,为仆射李平行台七兵郎。平奇固勇敢,军中大事悉与谋之。又命固节度水军,固设奇计先期乘贼,获其外城。军罢,太傅、清河王怿举固,除步兵校尉,汝南王悦郎中令。时悦年少,行多不法,屑近小人。固上疏切谏,并面陈往代诸王贤愚之分。以感动悦,悦甚敬惮之。怿大悦,以为举得其人。丁母忧,号慕毁病,杖而能起。练之后,犹酒肉不进。时固年逾五十,而丧过于哀,乡党亲族咸叹服焉。神龟末,清河王怿领太尉,辟固从事中郎。属怿被害,元义乘政,朝野震悚。怿诸子及门生吏僚莫不虑祸,隐避不出,素为怿所厚者弥不自安。固以尝被辟命,遂独诣丧所,尽哀恸哭,良久乃还。四年九月卒,时年五十七。固刚直雅正,不畏强御,当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焉。

节选自《魏书·列传第六十·阳固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
B.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
C.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一/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
D.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一/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弟”,古人以同曾祖父而不同父亲又年幼记的同辈男性为“从弟”,也就是今天的“堂弟”。
B.“三军”,春秋时,大国的军队分为中军、上军、下军,也有称中军、左军、右军,后泛指军队。
C.“高祖”,古代开国帝王的谥号,如唐高祖李渊,后面的君王一般用“宗”。
D.“领”,兼任官职。文言文中常用“摄”“行”“署”“权”等指代理官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固性情洒脱,清明廉洁。阳固少年时任侠尚武,不事生产,26岁时才改变志趣,喜好读书;他居官清廉,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终没之日,四壁徒空,无以供丧,亲朋故交为其棺敛。
B.阳固刚直雅正,不畏强御。刘昶为人严暴,以苛急治军,三军畏惧,阳固却敢于给他提建议;王显酒酣时问阳固他的新宅如何,阳固却说丰屋易生灾变,只有有德者才能在此善终。
C.阳固敢于直谏,有勇有谋。世宗醉心佛法,外戚专权,人民劳苦,阳固作《南北二都赋》来讽喻朝廷;朝廷大军征讨硖石,阳固因勇敢受上司赏识,出奇招夺取了敌人的外城。
D.阳固品行高洁,至孝至义。母亲去世,阳固号啕痛哭,哀毁骨立,丧期过了仍不吃肉喝酒;清河王被杀,他的儿子们与门生故吏无不虑祸保身,阳固却独自到元怿的灵堂尽哀恸哭。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显大不悦,以此衔固,又有人间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 .
(2)固上疏切谏,并面陈往代诸王贤愚之分,以感动悦,悦甚敬惮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17 09:51: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鹿悆,字永吉。悆好兵书、阴阳、释氏之学。彭城王元勰召为馆客。尝诣徐州,马疫,附船而至大梁。夜睡,从者上岸窃禾四束以饲其马。船行数里,悆觉,问得禾之处,从者以告,悆大忿,即停船上岸,至取禾处,以缣三丈置禾束下而返。

初为真定公元子直国中尉,恒劝以忠廉之节。子直少有令名,悆欲其善终,故以试焉。母忧去职。服阕,仍卒任。子直出镇梁州,州有兵粮和籴,和籴者靡不润屋,悆独不取,子直强之,终不从命。

庄帝为御史中尉,悆兼殿中侍御史,监临淮王或军。时萧衍遣其豫章王综据徐州,综密信通或,云欲归款。综时为萧衍爱子,众议成谓不然,戎募人入报,验其虚实,悆遂请行。时徐州始陷,边防驿扰。悆单马间出,径趣彭城,未至之间,为综军主程兵润所止。兵润遂先遣人白龙牙等,综既有诚心,闻悆被执,综义遣腹心梁话迎悆,密语意状,令善酬答,引悆入城,诣龙牙所。还军,于路与梁话誓盟。契约既固,未旬综果降。

俄出为青州彭城王劭府长兼司马,广川人刘钧、东清河人房须反,劭遣悆监州军讨之,战于商山,颇有所捷。将统皆劭左右,擅增首级,妄请赏帛,悆面执不与,劭弗从。悆勃然作色曰:“竭志立言,为王为国,岂悆家事!”不辞而出,劭追而谢焉。窃勋者放言噂沓欲加私害,悆闻而笑之,不以介意。

先是,萧衍遣将彭群、王辩率众七万围逼琅邪。自春及秋官军不至而两青士马裁可万余师次郧城久而未进劭乃遣悆径赴贼垒大破之斩群首俘馘二千余级 肃宗嘉之,玺书劳问。永安中,入为左将军、给事黄门侍郎,又以前赏悆入徐之功未尽,增邑二百户,进爵为侯。虽任居通显,志在谦退,迎送亲宾,加于畴昔,而自无室宅,常假赁居止,布衣粝食,寒暑不变。庄帝嘉其清素,时复赐以钱帛。

(选自《魏书•鹿悆列传》)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春及秋/官军不至/而二青士马裁可/万余师次郧城/久而未进/劭乃遣悆径赴/贼垒大破之/斩群首/俘馘二千余级
B.自春及秋/官军不至/而二青士马裁可/万余师次郧城/久而未进/劭乃遣悆/径赴贼垒/大破之/斩群首/俘馘二千余级
C.自春及秋/官军不至/而二青士马/裁可万余/师次郧城/久而未进/劭乃遣悆径赴/贼垒/大破之/斩群首/俘馘二千余级
D.自春及秋/官军不至/而二青士马/裁可万余/师次郧城/久而未进/劭乃遣悆/径赴贼垒/大破之/斩群首/俘馘二千余级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馆客:即“门客”“食客”,是古代达官显贵之人收养无家可归的人以示仁慈。
B.服阙: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称“服阙”。官员一般等守丧期满才可复职。
C.旬:古代十日为一旬;一个月分为上中下三旬。亦可指十岁为一旬。
D.玺书:古代用印章封记的文书,在秦朝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鹿悆为人诚实有信。鹿悆在大梁时,随从人员偷了四把禾苗来喂马,他发现后大怒,于是回到偷禾苗的地方,把三丈缣帛放在禾苗下才返回。
B.鹿悆不顾个人安危。萧综写信给元或说归顺大魏,元或找人检验对方虚实,当时徐州沦陷,边境上正处在混乱之中,但鹿悉不畏艰险,请求前去。
C.鹿悆为官刚正不阿。商山交战时,元劭派鹿悆监督本州军队,元劭指使部下将帅统领增报首级贪求赏赐,鹿悉当面坚持不许,元劭不听从。
D.鹿悆为人清廉节俭。鹿悆十分清廉,不贪财,自己连宅屋都没有,常常借租房子居住,一年四季穿布衣吃粗食,得到皇上嘉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直少有令名,悆欲其善终,故以讽焉。
(2)悆单马间出,径趣彭城,未至之间,为综军主程兵润所止。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文选•陈情表》

【小题1】选出文章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
A.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B.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C.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D.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小题2】指出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B.凡在故老,犹蒙育 矜:怜惜
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 笃:更加
D.但以刘日西山,气息奄奄 薄:迫近
【小题3】分析比较下列句中“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③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A.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④相同 ②和③不同D.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小题4】下列对文章中文化常识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孝廉: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孝”指孝顺父母,“廉”指品行廉洁。
B.秀才:当时地方推举优秀人才的一种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相同。
C.洗马:官名,即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在宫中服役,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职。
D.乌鸟私情:相传乌鸦能反哺,所以常用来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孝养之情。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表文。
B.本文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小题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戏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响;妊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昭明文选》)

(简注)①吴均(469-520),字叔庠,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其诗文风格刚健清新,时人称为“吴均体”。②富阳、桐庐:均属浙江省。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阳的西南。③缥碧:苍青色。④轩邈:高远。轩,高;邈,远。⑤鸢飞戾天者:老鹰飞到天空的最高处。比喻追求高官厚禄的人。鸢,鹰一类猛禽。戾,至。⑥经纶世务者:指经营政务的人。经纶,经营。

(阅读摘要)这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也是一篇骈散间用的写景小品文。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至桐庐一段的雄奇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醉情山水、向往自然之情。这篇小品写得清新优美,绘声绘色,读后令人恍若身临其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从飘荡,任意东西(______)   (2)泉水激石,泠泠响(______)
(3)蝉则千转不(______) (4)横上蔽,在昼犹昏(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绝”与“猿则百叫无绝”中“绝”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B.奇山异水,天下独
C.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D.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
【小题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蝉则千转不穷B.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C.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题4】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风烟俱,天山共色B.余其能行古道
C.急湍甚箭,猛浪若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小题5】把上文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戏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题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几句,不但突出了富春江两岸山的__________,而且也透露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心情。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
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惟友悌深至,不为旁人之所移者,免夫!
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爱先人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兄弟之际,异于他人,望深则易怨,地亲则易弭。譬犹居室,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之,则无颓毁之虑;如雀鼠之不恤,风雨之不防,壁陷楹沦,无可救矣。仆妾之为雀鼠,妻子之为风雨,甚哉!
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如此,则行路皆躇其面而蹈其心,谁救之哉?人或交天下之士,皆有欢爱,而失敬于兄者,何其能多而不能少也!人或将数万之师,得其死力,而失恩于弟者,何其能疏而不能亲也!
娣姒者,多争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归四海,感霜露而相思,伫日月之相望也。况以行路之人,处多争之地,能无间者鲜矣。所以然者,以其当公务而执私情,处重责而怀薄义也。若能恕己而行,换子而抚,则此患不生矣。
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 人民:人类
B.爱先人之遗体 遗体:死者的尸体
C.则行路皆躇其面而蹈其心    行路:过往的路人
D.是反照而不明也    反照:反观自己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道产,彭城吕人。初为辅国参军,无锡令,在县有能名。高祖版为中军行参军,又为长沙王道怜骠骑参军,袭父爵晋安县五等侯。广州群盗因刺史谢道欣死为寇,攻没州城,道怜加道产振武将军南讨,会始兴谦之已平广州,道产术至而反。(景平)元年,除宁远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郡人黄公生、任肃之、张石之等并谯纵余烬,与姻亲侯搅、罗奥等招引白水氐,规欲为乱。道产诛公生等二十一家,宥其余党。还为彭城王义康骠骑中兵参军。元嘉三年,督梁、南秦二州诸军事、梁、南秦二州刺史。在州有惠化,关中流民,前后出汉川归之者甚多。六年,道产表置陇西、宋康二郡以领之。七年,征为后军将军。明年,迁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襄阳太守。善于临民,在雍部政绩尤著,蛮夷前后叛戾不受化者,并皆顺服,悉出缘沔为居。百姓乐业,民户丰赡,由此有《襄阳乐歌》,自道产始也。十三年,进号辅国将军。十九年卒,追赠征虏将军,谥曰襄侯。道产惠泽被于西土,及丧还,诸蛮皆备衰,号哭追送,至于沔口。荆州刺史衡阳王义季启太祖曰:“故辅国将军刘道产患背痈,疾遂不救。道产自镇汉南,境接凶寇,政绩既著,威怀兼举。年时犹可,方宣其用,奄至殒没,伤怨特深。伏惟圣怀,愍惜兼至。”史臣白:汉之良吏居官者或长子孙孙曹之世善职者亦二三十载皆敷政以尽民和兴让以存简久及晚代风烈渐衰非才有起伏盖所遭之时异也刘道产之在汉南,历年逾十,惠化流于樊沔,颇有前世遗风,故能树绩垂名,斯为美矣!
(选白《宋书·刘道产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之良吏居官者/或长子孙/孙曹之世/善职者亦二三十载/皆敷政以尽民和/兴让以存简久/及晚代风烈渐衰/非才有起伏/盖所遭之时异也/
B.汉之良吏/居官者或长子孙/孙曹之世善职者/亦二三十载/皆敷政以尽民和/兴让以存简久/及晚代风烈渐衰/非才有起伏/盖所遭之时异也/
C.汉之良吏/居官者或长子孙/孙曹之世/善职者亦二三十载/皆敷政以尽民和/兴让以存简久/及晚代风烈渐衰/非才有起伏/盖所遭之时异也/
D.汉之良吏/居官者或长子孙/孙曹之世/善职者亦二三十载/皆敷政/以尽民和/兴让以存简久/及晚代风烈渐衰/非才有起伏/盖所遭之时异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是古代的一种爵位。古代爵位一般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五等候封爵无食邑,是侯爵中较低的一种。
B.元年,特指帝王即位后的第一年,景平元年指南朝宋皇帝宋少帝刘义符登上皇位后的第一年。
C.谥,指古代君主、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给予的具有褒、贬、同情等性质的称号。
D.荆州,古九州之一,九州是古代中国的区域划分,除了荆州,九州还包括扬州、豫州、冀州、徐州、雍州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道产治乱有方,对民有惠政。曾平息谯纵余烬黄公生等人的叛乱阴谋,任梁、南秦二州刺史,关中流民有许多人离开汉川归附于他。
B.刘道产善于管理,政绩突出。在雍州任内,当时的蛮夷,以前逞强不受教化的,现在都归顺服从,百姓安居乐业,百姓自编《襄阳乐歌》。
C.刘道产死在任上,事迹感动朝野。刘道产死后,荆州刺史衡阳王刘义季表奏其功,道产灵柩运回,诸蛮都披麻戴孝呼号哭泣,追送到河口。
D.刘道产颇受朝廷重用。朝廷曾先后任命他担任宁远将军、梁、南秦二州刺史、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襄阳太守、征虏将军等重要官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怜加道产振武将军南讨,会始兴谦之已平广州,道产未至而反。
(2)年时犹可,方宣其用,奄至殒没,伤怨特深。伏惟圣怀,愍惜兼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