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两段话,完成下列小题

①“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②“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小题1】关于这两段诗中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君既若见录”,“同是被逼迫”中,“见”“被”同义。
B.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中加点词都为偏义复合词。
C. “逆以煎我怀”中的“逆”字与“难以逆料”中的“逆”同义。
D. “何意出言”,“君妾亦”三个加点字意思不同。
【小题2】关于这两段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①、②两段都表现了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
B. ①、②两段都诉说出刘兰芝艰难的处境。
C. 第①段中可见出刘兰芝仍有幻想,与第②段不同。
D. 第②段中可见出刘兰芝对焦仲卿的失望,与第①段不同。
【小题3】 下面是对《孔雀东南飞》首尾两段的分析,其中方框处依次选填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开头,运用了托物起兴的写作手法,创造了 的气氛,起到了 的作用。兰芝、仲卿死后合葬,坟地中松柏梧桐茂盛,鸳鸯相向夜鸣的结尾,运用了浪漫主义写作手法,象征着二人的 永远长青,体现了诗人对这一对青年男女的  
A. 缠绵悱恻、吸引读者、忠贞爱情、深深喜爱。
B. 悲惨凄凉、吸引读者、高贵品质、深切同情。
C. 缠绵悱恻、提摄全篇、忠贞爱情、深切同情。
D. 悲惨凄凉、提慑全篇、高贵品质、深深喜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3 11:45: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小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文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 属:写作。
B.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拟:打算。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平素,向来。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小题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今君乃亡赵走燕
B.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C.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D.伺者因此觉知     因击沛公于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属文”,作《二京赋》;“善机巧,作浑天仪地动仪”;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敢:这些都能表现张衡“才高于世”。
B.张衡“通五经,贯六艺”中的“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六艺”指礼、乐、射、御、诗、数六种学问和技能。此处“六艺”与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是同一个概念。
C.张衡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了他的政治智慧;而“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则表现了他的政绩卓然。
D.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而且详略突出,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小题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域人也。祖秉之,临海太守,宋世清吏。父徽,尚书都官郎,吴令,为太初所杀。谧系尚方署,孝武平京邑,乃得出。解褐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令,强济称职。宋明帝为南豫州,谧倾身奉之,为帝所亲待。即位,以为骠骑参军。
谧转尚书度支郎,俄迁右丞,兼比部郎。泰始四年,江夏王义恭第十五女卒,年十九,未笄。礼官议从成人服,诸王服大功。左丞孙夐重奏:《礼记》女子十五而笄,郑云应年许嫁者也。其未许嫁者,则二十而笄。射慈云十九犹为殇。礼官违越经典,于礼无据。”博士太常以下结免赎论;谧坐杖督五十,夺劳百日,谧又奏:“夐先不研辨,混同谬议。准以事例,亦宜及咎。”诏“可”。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政治苛刻。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为有司所奏,征还。明帝崩,遇赦得免。为正员郎,右军将军。
太祖领南兖州,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为游击将军。性流俗,善趋势利。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建元三年,为左民尚书。诸皇子出阁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寻敕曰:“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
谧才长刀笔,所在事办。太祖崩,谧称疾不入,众颇疑其怨不豫顾命也。世祖即位,谧又不迁官,以此怨望。时世祖不豫,谧诣豫章王嶷,请间曰:“至尊非起疾,东宫又非才,公今欲作何计?”世祖知之,出谧为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未发,上使御史中丞沈冲奏谧前后罪,诏赐死,时年五十二。
《南齐书•列传十二》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一项是 (   )
A.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B.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C.元徽末/朝野威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D.元徽末/朝野威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刀笔,旧时公牍称“刀笔”。古代在竹简上刻字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案牍公务的事叫做刀笔。
B.《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的书籍,记载和论述先秦时期的汉民族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述修身作人准则的儒家经典。
C.杖在这里指杖刑,用荆条或皮鞭拷打犯人,分大杖﹑法杖﹑小杖三等。后世将杖刑与笞刑、徒刑、宫刑、死刑并称为五刑。
D.解褐即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任为官。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这里代指平民之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江谧做辅国行参军和于湖令时,尽职尽责。宋明帝当初担任南豫州刺史时,江谧倾力侍奉,被明帝当作亲信看待,后明帝即位,让江谧担任骠骑参军。
B.当时左丞孙夐上奏指出礼官提议的错误后,江谧因罪过受到惩罚,便又上奏指出孙夐附和错误议论,当追究其责任,使得孙夐也受到惩罚。
C.江谧秉性鄙俗,善于逢迎。他曾巴结建平王景素,后又归附太祖,诸皇子离开朝廷到自己的封地做藩王时用文武主帅的事,都委派江谧料理。
D.江谧长于文案,办事能力强。太祖驾崩,江谧谎称有病不上朝,大家很怀疑他抱怨未能受太祖临终托付。世祖即位, 得知此事,对他心怀不满,下令赐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
(2) 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邢峦,字洪宾,河间郑人也。峦少而好学,负帙寻师,家贫厉节,遂博览书传。有文才干略,美须髯,姿貌甚伟。州郡表贡,为高祖所知赏,常参座席。高祖①因行药至司空府南,见峦宅,遣使谓峦曰:“朝行药至此,见卿宅乃住,东望德馆,情有依然。”峦对曰:“陛下移构中京,方建无穷之业,臣意在与魏升降,宁容不务永年之宅。”高祖谓司空穆亮、仆射李冲曰:“峦之此言,其意不小。”有司奏策秀孝,诏曰:“秀孝殊问,经权异策。邢峦才清,可令策秀。”

世宗初,峦奏曰:“臣闻昔者明王之以德治天下,莫不重粟帛,轻金宝。故先皇深观古今,去诸奢侈。训朝廷以节俭,示百姓以忧务,日夜孜孜,小大必慎。逮景明之初,承升平之业,四疆清晏,远迩来同。于是蕃贡继路,商贾交入,诸所献贸,倍多于常。虽加以节约,犹岁损万计,珍货常有余,国用恒不足。若不裁其分限,便恐无以支岁。自今非为要须者,请皆不受。”世宗从之。

萧衍②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③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峦至汉中,白马以西犹未归顺,峦遣宁远将军杨举等领卒六千讨之。军锋所临,贼皆款附。峦之初至汉中,从容风雅,接豪右以礼,抚细民以惠。岁余之后,颇因百姓去就,诛灭齐民,藉为奴婢者二百余口,兼商贩聚敛,清论鄙之。

延昌三年,暴疾卒,年五十一,上下悼惜之。谥日文定。

(节选自《魏书•邢峦传》)

 

(注)①高祖: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拓跋宏。②萧衍:南朝梁武帝,南朝的建立者。③侯道迁:人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
B.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
C.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
D.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帙”是包书的套子,一般用布帛制成,古人把一套书叫做“一帙”。“负帙”即背负书籍,谓游学外地,勤奋读书。
B.“行药”又称“行散”,是魏晋南北朝时士大夫服药养生、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的一种健康、优雅的生活方式。
C.“秀才”与“孝廉”并称“秀孝”,是汉以来、隋唐以前荐举人才的两种科目。州举秀才,郡举孝廉。
D.“蕃”是古代对边境少数民族或外国的称呼,“蕃贡”即外国或外族朝贡的人。“蕃”后来写作“番”,如“番钱”“番王”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邢峦少而好学,长而多才,仪表堂堂。州郡上表把他推荐给朝廷,深受高祖的赏识,常在其身边作陪,宠遇过人。
B.邢峦高屋大宅,行事张扬,颇受猜忌。高祖经过邢宅而心生不满,于是派使者前往试探,更加坚信他心怀不轨。
C.邢峦才兼文武,见识超群,功勋卓著。他讽谏世宗以德治国、爱民节用,远赴汉中征讨贼兵,为世宗立下了汗马功劳。
D.邢峦执掌汉中,贪财好货,德行有亏。他籍没良人、经商敛财,皆为社会舆论所鄙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陛下移构中京,方建无穷之业,臣意在与魏升降,宁容不务永年之宅。
②逮景明之初,承升平之业,四疆清晏,远迩来同。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巢谷

①巢谷,初名谷,字元修,眉州眉山人。熙宁中,会沪州蛮乞弟扰边,命存宝出兵讨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度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可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往授其子,人无知者。

②苏轼谪黄州,与谷同乡,幼而识之,因与之游。乃轼与弟辙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来相见。绍圣初,轼、辙谪岭海,平生亲旧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两苏,闻者皆笑其狂。

③元符二年,谷竟往,至梅州遗辙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意自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辙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三,瘦瘠多病,将复见轼于海南,辙愍而止之曰:“君意则善,然循至儋数千里,当复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阅其橐中无数千钱,辙方困乏,亦强资遣之。舟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辙闻,哭之失声,恨不用己言而致死,又奇其不用己言而行其志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八·隐逸下》)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因与之(______) (2)非君莫可使之者(______)
(3)妻子不免寒饿(______)    (4)又其不用己言而行其志也。(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与“怀银步往授其子”中的“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报刘之短也(《陈情表》)
B.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C.呈卷,即署第一(《左忠毅公逸事》)
D.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
【小题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幼识之(《巢谷》)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劝学》)
B.亦强遣(《巢谷》)  相伯乃夜驰沛公军(《鸿门宴》)
C.君意善(《巢谷》)  叩之寺僧,史公可法也(《左忠毅公逸事》)
D.阅橐中无数千钱(《巢谷》)  则或咎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辙闻,哭之失声,恨不用己言而致死。
(2)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
【小题5】第③段中,苏辙劝阻巢谷拜访苏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小题6】阅读全文,请对巢谷的性格特点进行概括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