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沈劭,字道辉,美风姿,涉猎文史。袭爵,驸马都尉、奉朝请。太祖以旧恩召见入拜便流涕太祖亦悲不自胜会强弩将军缺上诏录尚书彭城王义康曰沈邵人身不恶吾与林子周旋异常可以补选。于是拜强弩将军。出为钟离太守,在郡有惠政,夹淮人民慕其化,远近莫不投集。郡先无市,时江夏王义恭为南兖州,启太祖置立焉。义恭又启太祖曰:“盱眙太守刘显真求自解说,邵往莅任有绩,彰于民听,若重授盱眙,足为良二千石。”上不许,曰:“其愿还经年,方复作此流迁,必当大罔罔也。”上敕州辟邵弟亮,邵以从弟正蚤孤,乞移恩于正,上嘉而许之。时上多行幸,还或侵夜,邵启事陈论,即为简出。前后密陈政要,上皆纳用之,深相宠待,晨夕兼侍,每出游,或敕同辇。时车驾祀南郊,特诏邵兼侍中负玺,代真官陪乘。大将军彭城王义康出镇豫章,申谟为中兵参军,掌城防之任。庐陵王绍为江州,以邵为南中郎府录事参军,府州事,事未行,会谟丁艰,邵代谟为大将军中兵,加宁朔将军。邵南行,上遂相任委,不复选代,仍兼录事,领城局。后义康被废,邵改为庐陵王绍南中郎参军,将军如故。义康徙安成,邵复以本号为安成相。在郡以宽和恩信,为南土所怀。郡民王孚有学业,志行见称州里,邵莅任未几,而孚卒,邵赠以孝廉。邵慰恤孤老,劝课农桑,前后累蒙赏赐。邵疾病,使命累续,遣御医上药,异味远珍,金帛衣裘,相望不绝。元嘉二十六年,卒,时年四十三。上甚相痛悼。

(选自《宋书·列传卷一百》)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以旧恩召见/入拜/便流涕/太祖亦悲不自胜/会强弩将军缺/上诏录尚书彭城王义康曰/沈邵人身不恶/吾与林子周旋异常/可以补选/
B.太祖以旧恩召见/入拜便流涕/太祖亦悲不自胜/会强弩将军缺/上诏录尚书/彭城王义康曰/沈邵人身不恶/吾与林子周旋异常/可以补选/
C.太祖以旧恩召见/入拜/便流涕/太祖亦悲不自胜/会强弩将军缺/上诏录尚书/彭城王义康曰/沈邵人身不恶吾/与林子周旋异常/可以补选/
D.太祖以旧恩召见/入拜便流涕/太祖亦悲不自胜/会强弩将军缺/上诏录尚书彭城王义康曰/沈邵人身不恶吾/与林子周旋异常/可以补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祀南郊,古代君王率群臣依据礼法于郊外祭祀天地祈福,一般南郊祭天、北郊祭地。
B.丁艰,即丁忧,指遭逢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丧事。丁外艰,指遭逢外祖父母丧事。
C.古代官职任免升降都有特定称谓,暂代某职可称“行”、“权”,兼某职可称“领”、“摄”。
D.孝廉,指孝顺亲长、廉能正直,是汉代设立的察举科目,反映了统治者对品德的重视。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劭治政能力突出,吏民皆服。沈劭出任钟离太守,治政有方,江淮两岸百姓纷纷归附;盱眙太守刘显真奏请文帝重用沈劭,但遭到文帝拒绝。
B.沈劭举才不避亲疏,坦荡无私。文帝下诏命令州郡征用沈劭的弟弟,沈邵因为表弟年幼早孤,请求改为征用表弟。文帝赞许并同意他的请求。
C.沈劭重视百姓教化,心怀仁爱。沈劭在任安成相时,树立孝廉典范,抚恤孤老,劝导百姓在农业和桑业上勤奋劳作。百姓深受教化,心怀敬服。
D.沈劭深受皇帝器重,屡受重用。因其父关系而被录用后,沈劭陪侍文帝,负玺陪乘,兼任军政职务,担任安成国相,病重之际朝廷赏赐颇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邵往莅任有绩,彰于民听,若重授盱眙,足为良二千石。
(2)时上多行幸,还或侵夜,邵启事陈论,即为简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31 03:02: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茂,元兴,安定安武人也。父耆,字黄老;永兴中自赫连屈丐来降,拜绥远将军,迁龙骧将军、常山太守,假安武侯。仍居常山之九门。卒,赠泾州刺史,谥曰成侯。茂年十七,膂力过人,尤善骑射。太宗曾亲征丁零翟猛,茂为中军执幢。时有风,诸军旌旗皆偃仆,茂于马上持幢,初不倾倒。太宗异而问之,征茂所属,具以状对。太宗谓左右曰:“记之。”寻征诣行在所,试以骑射,太宗深奇之,以茂为虎贲中郎将。后从世祖讨赫连昌,大破之。世祖谓诸将曰:“今若穷兵极武,非吊民之道,明年当共卿等取之。”徙其民而还。以军功赐茂爵蒲阴子,加强弩将军,迁侍辇郎。又从征统万,大破之。从平平凉,当茂所冲,莫不应弦而殪。由是世祖壮之,拜内侍长,进爵九门侯,加冠军将军。后从征蠕蠕,频战大捷。与乐平王丕等伐和龙,徙其居民。从平凉州,茂为前锋都将,战功居多。迁司卫监。录前后功,拜散骑常侍、殿中尚书,进爵安定公,加平南将军。从破薛永宗,伐盖吴。转都官尚书。从征悬瓠,频破贼军。车驾南征,分为六道,茂与高凉王那出青州。诸军渡淮,降者相继,拜茂徐州刺史以抚之。车驾还,以茂为侍中、尚书左仆射,加征南将军。世祖崩刘义隆遣将檀和之寇济州,南安王余令茂讨之至济州和之遁走高宗践阼拜尚书令加侍中征南大将军茂沉毅笃实,虽无文学,每论议合理。为将善于抚众,勇冠当世,为朝廷所称。太安二年夏,领太子少师。冬卒,赠泾州刺史、安定王,谥曰桓王。长子备,字延德。袭爵安定公、征南大将军。

(选自《魏书·韩茂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祖崩/刘义隆遣将/檀和之寇济州/南安王余令茂讨之至济州/和之通走/高宗践阼/拜尚书令/加征南大将军/
B.世祖崩/刘义隆遣将/檀和之寇济州南安王余令/茂讨之至济州/和之遁走/高宗践阼/拜尚书令/加征南大将军/
C.世祖崩/刘义隆遣将檀和之寇济州/南安王余令茂讨之/至济州/和之遁走/高宗践阼/拜尚书令/加征南大将军/
D.世祖崩/刘义隆遣将檀和之寇济州/南安王余令茂/讨之至济州/和之遁走/高宗践阼/拜尚书令/加征南大将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成年后由父母或尊长取的别名,又称“表字”。古人自称用字,称人用名。
B.太宗:古代帝王常见庙号,多为该朝代第二代帝王的庙号。此为北魏太宗拓跋嗣。
C.蠕蠕: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即柔然。《南史》云:“蠕蠕为族,盖匈奴之别种也。”
D.车驾:帝王所乘的车,常用为帝王的代称,如《汉书·高帝纪下》:“车驾西都长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茂出身不凡,为将门之后。其父韩耆永兴年间自赫连屈丐降魏,被任命为缓远将军,后升任龙骧将军,并暂代安武侯。死后被追赠泾州刺史,谥为成候。
B.韩茂膂力过人,擅长骑射。十七岁那年,太宗亲征丁零翟猛,他担任中军旗手,大风将各军旌旗吹倒,只有他在马上举旗没有被吹倒,从而受到太宗注意。
C.韩茂从驾出征,屡建功勋。他随世祖征讨赫连昌,进攻统万,平定平凉,出征蠕蠕,讨伐和龙,平定凉州,破薛永宗,征伐悬弧,都能打败敌人立下战功。
D.韩茂沉毅诚实,勇冠当世。他虽然没有什么文才,但参议决策却常常切合事理;担任将军的时候,善于安抚部队,他的勇猛堪称当世第一,被朝廷称道。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征诣行在所,试以骑射,太宗深奇之,以茂为虎贲中郎将。
(2)今若穷兵极武,非吊民之道,明年当共卿等取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恩,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目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翟、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听还谢氏。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收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选自《鸿门宴》)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①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清新明亮的意境。
B.“寻思”两句叙中抒情,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故国建功的自嘲。
C.“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自己如同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一样,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
D.“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年年如故的悲哀之情。
E. “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对仗工巧。
【小题2】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