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习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几句诗表达好在哪里?
(2)在此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0-18 03:02: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B.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C.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D.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从汉代开始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悌之人,“廉”指清廉之士。后来合称“孝廉”。历代因之。
B.迁:晋升或调动。左迁是降职、贬官,而右迁是提升调用。
C.露布:指檄文、捷报类布告性文书,往往加以缄封,亦谓公布文书。
D.执事:在文中的意思是“朝廷”。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一句中,“执事”,表示尊敬对方,应译为“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在济南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从中可以看出曹操早年的目光远大和胆略过人。
B.曹操先后打败了袁术、袁绍,后来又招安了包藏奸心的刘表,让他当上了宰相。曹操认为,刘表作为臣子,显贵至极,这已超过了刘表原来的愿望。
C.曹操断然拒绝让出兵权,这是一位考虑成熟而老练的政治家老谋深算的明智之处,显示出曹操在关系个人命运和国家安危的原则问题上,是没有半点犹豫和含糊的。
D.从让县这一做法来看,曹操反倒全人以谦恭礼让、充分考虑舆论影响的印象,政治上获得极大的成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2)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同类题2

完成课内诗歌阅读下列小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朗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君故,沉吟至今。    但:但是
B.绕树三,何枝可依?   匝:圈,周
C.越陌度阡,枉用相。   存:问候、怀念
D.山不厌高,海不深。   厌:满足
【小题2】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酒在魏晋时期受到诗人的喜好。无论心情愉悦或是悲伤、感慨时都不难找到酒的影子。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虽大业初具却已年近半百,不禁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
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句中,诗人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决心礼贤下士,希望贤才全部归己,帮助自己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C.曹操是著名的政治家兼军事家,十分重视人才。这首诗歌抒发他建功立业而不得的苦闷以及渴望招纳贤才的宏图大愿。
D.“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说那些贤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不知道投靠到谁的门下,诗人希望他们不再犹豫,赶紧到自己这边来。
【小题3】下列句子中对涉及的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因其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
B.“阡陌”一词出自于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指在田野上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并且相互交错的田埂。其中,“阡”是指东西走向的田埂;“陌”是指南北走向的土埂。
C.“青青子衿”中,子,是敬称;衿,指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D.周公吐哺典故中的周公,姬姓,名旦,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他就是《周公解梦》之“周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小题1】从诗歌体裁上来看,《短歌行》是一首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忧叹人生苦短,看上去是要人们对酒当歌,及时行乐,实则抒发诗人对时光易逝、余年渐少而功业未成的感慨,表达出时不我待的急迫。
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承接前句而来,其中“君”不再指一个具体的人,泛指曹操心目中的贤才;“沉吟”,沉思,深思,指对贤才的思念与倾慕。
C.“越陌度阡”四句,实写客人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屈驾来访。主客久别重逢,举杯畅谈不忘旧谊,因贤才既得而喜不自胜,感情由忧转喜。
D.全诗气魄宏伟,感情充沛。写忧思,无处不在,难以排解,引人共鸣;写壮志,头角峥嵘,豪杰气象,让人由衷赞叹曹操的博大胸怀。
【小题3】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