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盖夫秦虽无道无为尽诛荆轲之里荆轲之闾何罪于秦而尽诛之如刺秦王在闾中不知为谁尽诛之可也。荆轲已死,刺者有人,一里之民,何为坐之?始皇二十年,燕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不言尽诛其闾。(节选自王充《论衡》)

注:①一里:整个乡里。
【小题1】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小题2】作者认为秦不会“尽诛荆轲之里”的理由是什么?请依据文中语句回答。
【小题3】“荆轲刺秦王”最早见于《刺客列传》,请写出原作者的姓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0-05-15 12:43: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販为事。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 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

建武三年,充生。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八岁出于书馆,书倌小僮百人以 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曰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不好傲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众会乎坐,不问不言; 賜见君将,不及不对。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交。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俗材因微过,蜚条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

(王充《论衡等自纪篇》,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岁,横道杀伤    凶:凶险
B.闾里未尝 让:责备
C.辞师受《论语》《尚书》,日千字 讽:背诵
D.游必择友,不好交 苟:草率,随便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一岁仓卒国绝,因家 盘盘焉,囷囷,蜂房水涡
B.或书丑得鞭 勉行操为基
C.处逸乐欲不放     涂有饿莩不知发
D.俗材因微过 孰能讥之乎
【小题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充美好品德的一组是(  )
①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
②礼敬具备,矜庄寂寥
③以笔著文,亦如此焉
④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
⑤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⑥行苟离俗
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充极少说别人的短处,而愿意说别人的长处。他为人清高自重,被人诬陷,也不加辩白。
B.王充幼年时恭顺仁厚,未曾受父母责备鞭打。他追求好名声,喜欢结交杰出髙雅的朋友。
C.王充做官时不计较俸禄的多少和官位的髙低,国君和将领召见时他考虑不周到就不对答。
D.文章从生活、读书、做官等多方面来写王充的为人处事,多采用对偶句式,既使人物形象鲜明,又言简意赅,富有节奏感。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掄。
(2)淫读古文,甘闻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