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一首汉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风辞
刘彻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①:刘彻即汉武帝,公元113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闻南征将士喜报,进而“顾祝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
【小题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个意象点明了季节时令特点,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个清旷幽远、萧瑟凄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共同宴游的场景,“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忻然中流”的热烈场面彩绘得声情并茂。
C.起句“秋风起兮白云飞”,字面义上近似于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但综合全诗来看,两者境界、情韵不一样,前者清新流丽,后者苍莽雄放。
D.最后收笔两句情感陡转,发出“变徵之音”,乐极生悲,曲折而又含蓄地抒发了一代帝王对生命易逝盛年难再的悲慨。
E. 全诗因景而生情,以情来串景,语言清丽明快,构思巧妙严谨,情感丰富深沉。
【小题2】清代诗人沈德潜读此诗时批“《离骚》遗响”,请结合此评价简要赏析“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两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25 10:07: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1)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2)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3)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小题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遣”一“逼”,这两字写出了封建家长制的专横,衬托出刘兰芝的无奈、无助以及悲惨的结局。
B.文章以美禽恋偶比喻夫妻分离,用具体的形象渲染悲剧气氛,又为全诗定下悲剧情调,营造缠绵凄楚的气氛。
C.文中按时间顺序铺叙刘兰芝的家教和涵养。一则强调兰芝聪慧、能干;二则增强了诗歌语言的明快,声韵的和谐。
D.仲卿为兰芝辩白之词,力赞兰芝,隐含叛逆性格。“结发”两句表现了仲卿要与兰芝“共赴黄泉”的忠贞与决心。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时人之 伤:
(2)五里一徘徊 徘徊:
(3)大人故嫌迟 大人:
(4)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白:  公姥:
(5)堂上阿母 启:
(6)何意致 何意:  致:  厚:
(7)何乃太区区 区区:
(8)吾意久怀忿 忿:
(9)可怜体无比 可怜:
(10)伏惟启阿母   伏惟:
【小题3】将文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2)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3)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平王有太子名建,平王以伍奢为太子太傅,费无忌为少傅。平王使无忌太子娶于秦,秦女美容,无忌报平王,曰:“秦女天下无双,王可自取。”王遂纳秦女为夫人而幸爱之,而更为太子娶齐女。无忌因去太子而事平王深念平王一旦卒而太子立当害己也乃复谗太子建建母蔡氏无宠乃使太子守城父。

顷之,无忌日夜言太子之短,曰:“太子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愿王自备。太子居城父将兵,外交诸侯,将入为乱。”平王乃召伍奢而考问之。奢知无忌之谗,因谏之,曰:“王独奈何以贼小臣而疏骨肉乎?”无忌承宴复言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见擒。”平王大怒,因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奋扬使人前告太子急去,不然将诛。三月,太子奔宋。

无忌复言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可以其父为质而召之。”王使使谓奢曰:“能二子则生,不然,则死。”伍奢曰:“臣有二子,长曰尚,少曰胥。尚为人慈温仁信,若闻臣召辄来。胥为人少好于文,长习于武,文治邦国,武定天下。纲守戾,蒙垢受耻,虽冤不争,能成大事。此前知之士,安可致耶?”

平王谓伍奢之誉二子,即遣使者驾驷马,封函印绶往许召子尚、子胥。令曰:“贺二子父奢以忠信慈仁去难就免。平王内惭囚系忠臣,外愧诸侯之耻,反遇奢为国相,封二子为侯,尚赐鸿都侯,胥赐盖侯,相去不远三百余里。奢久囚系,忧思二子,故遣臣来奉进印绶。”

尚曰:“父系三年,食不甘味,忧父不活,惟父获免,何敢贪印绶哉?”

使者曰:“父囚三年,王今幸赦,无以赏赐,封二子为侯。”尚乃入报子胥,子胥曰:“尚安坐,为兄卦之。君欺其臣,父欺其子。今往方死,何侯之有?”尚曰:“岂贪于侯,思见父耳。一面而别,虽死而生。”

子胥曰:“尚且无往。父当我活,楚畏我勇,势不敢杀;兄若误往,必死不脱。”

楚得子尚,执囚之,复遣追捕子胥。胥乃贯弓执矢去楚。楚追之,使者追及无人之野,胥乃张弓布矢,欲害使者,使者俯伏而走。胥曰:“汝平王,欲国不灭,释吾父兄;若不尔者,楚为墟矣。”使返报平王。王闻之,即发大军追子胥至江,失其所在,不获而返。

(节选自《吴越春秋》,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独奈何以谗小臣而疏骨肉乎  贼:残害
B.能二子则生,不然,则死 致:招来
C.纲守戾,蒙垢受耻    执:执行
D.汝平王,欲国不灭    报:告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平王使无忌太子娶于秦 与其骑会三处
B.太子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 盖此得名也
C.尚安坐,为兄卦之     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D.楚得子尚,执囚 之    后人哀之不鉴之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忌因去太子/而事平王深念/平王一旦卒而太子立/当害己也/乃复谗太子建/建母蔡氏无宠/乃使太子守城父
B.无忌因去太子/而事平王深念/平王一旦卒/而太子立当害己也/乃复谗太子建/建母蔡氏无宠/乃使太子守城父
C.无忌因去太子而事平王/深念平王一旦卒/而太子立当害己也/乃复谗太子建/建母蔡氏无宠/乃使太子守城父
D.无忌因去太子而事平王/深念平王一旦卒而太子立/当害己也/乃复谗太子建/建母蔡氏无宠/乃使太子守城父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伍奢担任太子建的太傅时,知晓了少傅费无忌进谗言陷害太子的用心,劝谏楚平王不要因为谗言而疏远亲骨肉。
B.伍奢因直言劝谏惹怒楚平王而被囚禁;城父司马奋扬奉命去诛杀太子,奋扬偷偷派人给太子建报信,太子得以逃生。
C.楚平王惭愧自己囚禁了忠诚正直的大臣,羞愧自己作为诸侯遭受了耻辱,就任用伍奢为国相,封伍奢两个儿子为侯。
D.伍尚虽知去京城是陷阱,但认为能见父亲一面,就死而无憾。楚国得到伍尚,就把他囚禁起来,又派人追捕伍子胥。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欺其臣,父欺其子。今往方死,何侯之有?
(2)使者追及无人之野,胥乃张弓布矢,欲害使者,使者俯伏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