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汉乐府》中的诗,完成小题。
伤歌行⑴
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床。 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扬。 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
东西安所之⑵?徘徊以彷徨。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
悲声命俦匹⑶,哀鸣伤我肠。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注)⑴这是一首悲情诗,写婚姻不能自主的痛苦。⑵东西安所之:安所之,何往。这句是说往东呢还是往西。⑶悲声命俦匹:因为不能和恋人在一起而悲痛。
【小题1】“乐府”本是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它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乐府诗”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句是说她在明月之夜,忧心忡忡,以至月已偏斜,尚在辗转反侧。
B.“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扬”句描写了微风吹拂、罗帷飘扬的美妙景致,令人向往。
C.“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句主人公深夜伫立,失声“高吟”,把满腔的幽愤向苍天诉说。
D.本诗的重点是写怨愤,写出了主人公敢于冲击封建礼教的那一声惊破夜空的愤怒的呼喊。
【小题3】简要概括“ 揽衣曳长带”到最后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过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1-21 09:05: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徒处上虞。

建武三年,充生。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贫无一方亩庇身,志佚于王公;溅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推,行苟离俗,必与之友。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俗材因其微过,蜚条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

(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
(2)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
(3)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一首乐府诗歌,完成小题。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①,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②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旧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③,故人工织素④;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注:①蘼芜:香草名。②手爪:指女子的针线手艺。③缣:黄绢。④素:白绢,价值比缣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三句是作者叙述,第四句是女主人公——一个被丈夫休了的女子的发问。接着四句是故夫的回答,“新人从门入”两句是女主人公的话,后六句是故夫的话。
B.女主人公见了休了自己的故夫,不但未埋怨、责难,还长跪在地,关心地询问新妇的情况,可见她恋情不断,欲借此机会重续前缘。
C.“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意思是新媳妇从大门娶进来,而弃妇则从旁门被逐出去。这里女主人公委婉抒发自己被无情休弃的痛苦、哀怨。
D.张琦曾评此诗:“巧拙既殊,钝捷亦异,而爱憎取舍,一切反之。”巧、捷是言弃妇,拙、钝是说新人;“爱憎取舍,一切反之”,说的是故夫。这种反常的爱憎取舍以“新人不如故”作结,批判了薄情无义的行为,深化了主题。
【小题2】这是一首有名的弃妇诗。结合诗歌的内容,谈谈该诗在写作技巧上有什么特色。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1)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2)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3)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小题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遣”一“逼”,这两字写出了封建家长制的专横,衬托出刘兰芝的无奈、无助以及悲惨的结局。
B.文章以美禽恋偶比喻夫妻分离,用具体的形象渲染悲剧气氛,又为全诗定下悲剧情调,营造缠绵凄楚的气氛。
C.文中按时间顺序铺叙刘兰芝的家教和涵养。一则强调兰芝聪慧、能干;二则增强了诗歌语言的明快,声韵的和谐。
D.仲卿为兰芝辩白之词,力赞兰芝,隐含叛逆性格。“结发”两句表现了仲卿要与兰芝“共赴黄泉”的忠贞与决心。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时人之 伤:
(2)五里一徘徊 徘徊:
(3)大人故嫌迟 大人:
(4)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白:  公姥:
(5)堂上阿母 启:
(6)何意致 何意:  致:  厚:
(7)何乃太区区 区区:
(8)吾意久怀忿 忿:
(9)可怜体无比 可怜:
(10)伏惟启阿母   伏惟:
【小题3】将文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2)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3)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小题1】对这首诗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牵牛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但二者对调会影响意思的表达。
B.称织女为“河汉女”而不用“织女星”,既做到了押韵,又避免与“牵牛星”重复而显得单调,同时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
C.“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这里“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纤纤玉手把织布当作游戏,足见其心灵手巧。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盈盈”形容织女容貌端丽。
【小题2】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夫妇别离。
B.在这首诗中,“泣涕零如雨”是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终日不成章”的因,又是“脉脉不得语”的果。
C.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不是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动作、心理和神态和来揭示,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D.最后四句除了“相去复几许”运用设问外,“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均运用了夸张手法,故意把宽广无垠的银河说成只是清浅一水,这样更能增强读者对牵牛织女可望不可即的分离境遇的同情。
E. 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明快,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