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去者日以疏

《古诗十九首》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注)因,由也。
【小题1】下面对此诗的理解赏析的各项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将“去”和“来”作对比,又将“疏”和“亲”作对比,直接阐明事理,带给人思考,也发人警醒。
B.第三到第八句既是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结合,也是触景生情,所见为萧瑟之景,了无生趣,从而引发诗人的愁思。
C.第七、八句情景交融,一个“愁”字,使用拟人手法,既照应了开头两句,又直接抒发情感,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D.全诗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近写眼前景象,远写人生感悟;既表意的宽度,又有抒情有的深度。
【小题2】此诗景情思结合很好。请简要分析诗中抒发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3 11:01: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聂政刺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时政未生,及壮,问其母曰:“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宫,拔剑刺王,不得,逾城而出,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①,吞炭变其音。七年而琴成。

欲入韩,道逢其妻,从置栉,对妻而笑。妻对之泣下,政曰:“夫人何故泣?”妻曰:“吾夫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悲而泣。”政曰:“天下人齿尽政若耳,胡为泣乎?”即别去,复入山中。仰天叹曰:“嗟乎!变容易声,欲为父报仇,而为妻所知,父仇当何时复报?”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操,持入韩,国人莫知政。政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以闻韩王,王召政而见之,使之弹琴,政即援琴而歌之,刀在琴中。政于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刺韩王,杀之。曰:“乌有使者生不见其父,可得使乎?”政杀国君,知当及母,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乃枭磔政形体于市,悬金其侧,“有知此人者,赐金千斤。”遂有一妇人往而哭曰:“嗟乎,为父报仇邪?”顾谓市人曰:“此所谓聂政也。为父报仇,知当及母,乃自犁剥面,何一女之身,而不扬吾子之名哉?”乃抱尸而哭,冤结陷塞,遂绝行脉而死。

——选自蔡邕《琴操》

(注)厉。通“癞”,恶疮。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吾梦想思见之(_____________) (2)石击落其齿(_____________)
(3)刀在琴中(_____________)  (4)何一女之身(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异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夫人何故泣B.吾夫聂政出游
C.变容易声,欲为父报仇D.乌有使者生不见其父
【小题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政曰:“天下人齿尽政若耳,胡为泣乎?”即别去,复入山中。
【小题4】下列各项中全部体现聂政为父报仇决心的一项是(   )
①乃学涂入王宫   ②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   ③从置栉,对妻而笑   ④援石击落其齿
⑤援琴而歌之,内刀在琴中 ⑥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5】简要分析文章最后“妇人认尸”这个情节的作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小题1】对这首诗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牵牛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但二者对调会影响意思的表达。
B.称织女为“河汉女”而不用“织女星”,既做到了押韵,又避免与“牵牛星”重复而显得单调,同时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
C.“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这里“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纤纤玉手把织布当作游戏,足见其心灵手巧。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盈盈”形容织女容貌端丽。
【小题2】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夫妇别离。
B.在这首诗中,“泣涕零如雨”是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终日不成章”的因,又是“脉脉不得语”的果。
C.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不是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动作、心理和神态和来揭示,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D.最后四句除了“相去复几许”运用设问外,“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均运用了夸张手法,故意把宽广无垠的银河说成只是清浅一水,这样更能增强读者对牵牛织女可望不可即的分离境遇的同情。
E. 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明快,情趣盎然。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販为事。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 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

建武三年,充生。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八岁出于书馆,书倌小僮百人以 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曰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不好傲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众会乎坐,不问不言; 賜见君将,不及不对。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交。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俗材因微过,蜚条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

(王充《论衡等自纪篇》,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岁,横道杀伤    凶:凶险
B.闾里未尝 让:责备
C.辞师受《论语》《尚书》,日千字 讽:背诵
D.游必择友,不好交 苟:草率,随便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一岁仓卒国绝,因家 盘盘焉,囷囷,蜂房水涡
B.或书丑得鞭 勉行操为基
C.处逸乐欲不放     涂有饿莩不知发
D.俗材因微过 孰能讥之乎
【小题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充美好品德的一组是(  )
①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
②礼敬具备,矜庄寂寥
③以笔著文,亦如此焉
④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
⑤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⑥行苟离俗
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充极少说别人的短处,而愿意说别人的长处。他为人清高自重,被人诬陷,也不加辩白。
B.王充幼年时恭顺仁厚,未曾受父母责备鞭打。他追求好名声,喜欢结交杰出髙雅的朋友。
C.王充做官时不计较俸禄的多少和官位的髙低,国君和将领召见时他考虑不周到就不对答。
D.文章从生活、读书、做官等多方面来写王充的为人处事,多采用对偶句式,既使人物形象鲜明,又言简意赅,富有节奏感。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掄。
(2)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 贾琮字孟坚,东郡聊城人也。举孝廉,再为京令,有政理迹。

② 旧交阯土多珍产,明玑、翠羽、犀、象、玳瑁、异香、美木之,莫不自出。前后刺史率多无清行,上承权贵,下积私赂,财计给,辄复求见迁代,故吏民怨叛。中平元年,交阯屯兵反,执刺史及合浦太守,自称“柱天将军”。灵帝特敕三府精选能吏,有司举琮为交阯刺史。琮到部,讯其反状,咸言赋敛过重,百姓莫不空单,京师遥远,告冤无所,民不聊生,故聚为盗贼。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徭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守诸县,岁间荡定,百姓以安。巷路为之歌曰:“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犯。”在事三年,为十三州最,征拜议郎。

③ 时,黄巾新破,兵凶之后,郡县重敛,因缘生奸。诏书沙汰刺史、二千石,更选清能吏,乃以琮为冀州刺史。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及琮之部,升车言曰:“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乃命御者之。百城闻风,自然竦震。其诸臧过者,望风解印绶去,惟瘿陶长济阴董昭、观津长梁国黄就当官待琮,于是州界翕然。

灵帝崩,大将军何进表琮为度辽将军,卒于官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再为京令
(2)异香、美木之
(3)财计
(4)乃命御者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举孝廉
B.上承权贵
C.望风解印绶去
D.观津长梁国黄就当官待琮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2)灵帝崩,大将军何进表琮为度辽将军,卒于官。
【小题4】第②段“巷路为之歌”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____。
【小题5】根据文意,简述贾琮任交阯和冀州刺史时具体施政内容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