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惨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垢莫大于宫刑。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战!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縠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向者,仆亦尝下大夫之列,陪外延来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欲昂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书不能恶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仆不相师   望:埋怨,责备。
B.岩穴之士   显:使……显,发现。
C.仆亦尝下大夫之列 厕:参与,杂置。
D.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文采:文章华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快然自足,不知老将至
B.修身者,智之符 此小大之辩
C.故祸莫惨欲利 少卿视仆妻子何如哉
D.欲昂首伸眉   至于鞭箠之间,欲引节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安写信给司马迁,让他利用中书令的职位推贤进士,但司马迁因受了宫刑,屈辱难当,抑郁寡欢,迟迟没给任安回信。
B.作者善用铺排,如士人托世立身的“五有”、无所建树的“四不遂”,层层深入,气势磅礴,充分表现出了宫刑给作者带来的极度屈辱。
C.作者认为,自己身受宫刑,如果贸然推贤进士,评论朝政,势必会被认为是轻视朝廷,羞辱当世的士君子们。
D.作者受辱不死的原因在于想发愤著书以留名后世,生死荣辱的艰难抉择充分显示了作者不屈的斗争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
(2)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03 07:43: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既归,心怒雎,以告魏相。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雎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雎得出。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

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昼见。”王稽曰:“夜与俱来。”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语未究,王稽知范雎贤,谓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与私约而去。王稽辞魏去,过载范雎入秦。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范睢入言之昭王,归须贾。

(摘编自《史记·范雎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B.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C.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D.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游说,是指战国时代策士们周游列国、劝说君主采纳其政治主张的一种活动。
B.中大夫,古代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C.谒者,即官名,春秋战国时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可见王稽和秦昭王的关系。
D.微行,专指古代君主或帝王隐匿身份,易服出行或私访,从而看到更多的社会真相。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雎出身贫寒,官至相国。年轻时,想凭借才学,建功立业,无奈家庭贫寒,长时间找不到晋升的机会,但最终他官至秦国宰相。
B.范雎隐忍受辱,胸有大志。他因为一时不慎而被猜疑,遭受板子、荆条抽打,又被扔进茅厕,受尽屈辱,但是他心中存希望信未来。
C.范雎隐藏自己,给人机会。须贾不问青红皂白,认定范雎是告密者,致使范雎差点丢了性命,但是他再次面对须贾时却给其以机会。
D.范雎逆转人生,恩人相助。在范雎的生命长河里,那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守者”、同乡郑安平、秦国谒者王稽都是改变其命运的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
(2)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往请,欲厚遗,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置酒大会宾客。……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为公子亦足矣!嬴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然嬴欲就公子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婚姻者,公子之高义能急人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困也!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客往赴秦军,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肉投馁虎,何功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臣不送,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西却秦,此五霸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臣救命之秋也。”遂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送公子!”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为”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大梁夷门监者  ②侯生遂上客  ③以公子之高义能急人之困  ④胜所以自附婚姻者   ⑤寿侯生前  ⑥如姬之欲公子死  ⑦如姬公子泣  ⑧嬴闻如姬父人所杀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④⑤⑥/②⑦⑧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公子闻  ② 今公子故过③公子患之 ④安在公子能急人困也  ⑤何功有哉⑥吾固知公子还也  ⑦今日嬴为公子亦足矣  ⑧欲厚遗  ⑨然嬴欲就公子名 ⑩此五霸伐也
A.①②/③⑧/④⑨/⑤⑩/⑥⑦B.①④⑨⑩/②③⑧/⑤/⑥⑦
C.①/②③⑧/④⑨⑩/⑤/⑥⑦D.①④/②⑨⑩/③⑤⑧/⑥⑦
【小题3】下列加点词语“以”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终不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②观公子  ③具告欲死秦军状   ④欲客往赴秦军  ⑤是泣耳  ⑥譬若肉投馁虎   ⑦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送公子  ⑨市人皆嬴为小人  ⑩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A.①②④/③⑤⑧/⑥⑦⑨⑩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⑧/⑥⑦⑨⑩D.②⑦⑧/①③④⑤⑥⑩/⑨
【小题4】下列加点词语“乃”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公子于是置酒大会宾客  ②谢客就车  ③此臣救命之秋也  ④侯生屏人间语曰  ⑤嬴夷门抱关者也  ⑥请宾客
A.①③④⑥/②⑤B.①②④⑥/③⑤
C.①③④/⑥②⑤D.①②/④⑥③⑤
【小题5】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久立其客语/遂公子俱B.公子纵轻胜/今吾
C.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所以不报谢者D.公子往臣不送/北救赵西却秦

同类题3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①,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②。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③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驩④解。

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 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

(注释):①阴贼:内心残忍。②嚼:把酒喝尽。

③践更:秦汉时的一种徭役。 ④驩(huān):喜悦。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解使人知贼处   暗中B.居邑屋至不敬,是吾德不修也   拜见
C.不可者,各其意 满足D.诸公以故严之 推重
【小题2】下列画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德报怨 使工药淬之
B.旁郡国 为奈何
C.然天下贤与不肖 乃不知有汉,论魏晋
D.遂去贼 吾还也
【小题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明郭解不喜欢炫耀的一组是
①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②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③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     ④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⑤乃夜去,不使人知    ⑥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
A.②③⑤B.①②④C.①④⑥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
A.郭解虽然年少时为人残忍,也伤害过很多人,但后来就改变行为,能够非常友善地对待他人。
B.郭解姐姐家的孩子惹怒别人被刺身亡,郭解派人抓到凶手,了解了真实情况后公正处理了此事,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C.虽然郭解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在人们心中的威望较高,有时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到他那里也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D.太史公认为相较于美名而言,人的相貌如何不重要,能够长久被人称道的是美名。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2)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

同类题4

文言文阅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B.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C.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D.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河南”“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B.文段中座次的尊卑是以“南”为尊,以“东”为卑。
C.“为寿”是向尊长敬酒或者馈赠礼物,以祈祝健康长寿的意思。
D.项羽,项氏,芈姓,名籍,羽是他的字。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不然,籍何以至此?
(3)若属皆且为所虏!
(4)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B.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C.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D.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常把籍贯作为姓名称谓的一种形式,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再如刘邦,人称沛公。
B.秦以前印章均称玺,秦以后玺成皇帝专利
C.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是河南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
D.骑,一般指跨坐在某物(如畜生、大型玩乐设施等)身上,如骑马、骑射,也指四人一马的合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子婴投降刘邦,有的将领们说杀掉秦王,刘邦把秦王子婴交给主管官吏而不杀秦王,可以看出刘邦宽厚容人。
B.沛公入咸阳之后,想在秦宫休息,听了张良、亚父的计谋,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驻扎在霸上。
C.刘邦率先入关却最终又能“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可见刘邦从谏如流而有远见卓识。
D.刘邦入关后与民约法三章,实行一系列宽政爱民的措施,赢得了秦地人民的热烈拥护,人心所向是他日后节节取胜的根本原因。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②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