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①,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②。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③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驩④解。

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 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

(注释):①阴贼:内心残忍。②嚼:把酒喝尽。

③践更:秦汉时的一种徭役。 ④驩(huān):喜悦。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解使人知贼处   暗中B.居邑屋至不敬,是吾德不修也   拜见
C.不可者,各其意 满足D.诸公以故严之 推重
【小题2】下列画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德报怨 使工药淬之
B.旁郡国 为奈何
C.然天下贤与不肖 乃不知有汉,论魏晋
D.遂去贼 吾还也
【小题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明郭解不喜欢炫耀的一组是
①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②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③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     ④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⑤乃夜去,不使人知    ⑥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
A.②③⑤B.①②④C.①④⑥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
A.郭解虽然年少时为人残忍,也伤害过很多人,但后来就改变行为,能够非常友善地对待他人。
B.郭解姐姐家的孩子惹怒别人被刺身亡,郭解派人抓到凶手,了解了真实情况后公正处理了此事,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C.虽然郭解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在人们心中的威望较高,有时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到他那里也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D.太史公认为相较于美名而言,人的相貌如何不重要,能够长久被人称道的是美名。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2)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1-07 02:02: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
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诛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
昭王七年,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质于齐。赵人楼缓来相秦,赵不利,乃使仇液之秦,请以魏冉为秦相。仇液将行,其客宋公谓液曰:“秦不听公,楼缓必怨公。公不若谓楼缓曰‘请为公毋急秦’。秦王见赵请相魏冉之不急,且不听公。公言而事不成,以德楼子;事成,魏冉故德公矣。”于是仇液从之。而秦果免楼缓而魏冉相秦。
欲诛吕礼,礼出奔齐。昭王十四年,魏冉举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明年,又取楚之宛、叶。魏冉谢病免相,以客卿寿烛为相。其明年,烛免,复相冉,乃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
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魏献河东方四百里。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馀。昭王十九年,秦称西帝,齐称东帝。月馀,吕礼来,而齐、秦各复归帝为王。魏冉复相秦,六岁而免。免二岁,复相秦。四岁,而使白起拔楚之郢,秦置南郡。乃封白起为武安君。白起者,穰侯之所任举也,相善。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
昭王三十六年,相国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于是魏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昭王于是用范睢。范睢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馀。
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
(选自《史记》,有删改)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封白起为武安君。白起者,穰侯之所任举也,相善。
(2)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
(3)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怨。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会高帝,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如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B.“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刘邦谥号为“高皇帝”,唐朝以前的习惯用谥号称呼皇帝,故称“高帝”)、太宗。
C.“崩”在古代特指帝王或王后死;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为死亡的通称。
D.“谥”是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奴仆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想为韩国报仇。
B.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C.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信印。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
(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大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大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郑庄传》,有删改)

(注)①僦人:指承揽运输的人。②逋负:拖欠款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B.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C.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D.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洗沐,沐浴。汉制,官吏五日一休沐,因借指休假。
B.黄老,黄帝和老子。道家以黄、老为祖,因亦称道家为“黄老”。
C.九卿,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不同朝代,其包含的职位不同。
D.四夷,古代统治者对四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即指东夷、南蛮、西狄和北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当时名声远扬。他因解救张羽于危难之中,在梁楚一带名声远扬;因推贤纳士、为人谦逊被山东士人交口称赞。
B.郑当时喜好交游。他仰慕长者,结交天下名士,常常在长安城郊设置驿马,迎送宾客,夜以继日,唯恐不周。
C.郑当时生性淡泊。他喜好黄老学说,廉洁奉公,只靠薪俸和获得的赏赐来供应宾客,去世后家中没剩什么财产。
D.郑当时仕途坎坷。他曾官至九卿,因武安侯、魏其侯廷议事件被贬为詹事;后官居大农僦人,多逋负,被贬为庶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2)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于是公子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罪过,负于魏,无功于赵。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公子退让也。公子留赵。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赵。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平原君。平原君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秦兵不敢出。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子留赵
秦王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B.乃与平原君计,五城封公子
口不忍献五城,公子退让也
C.平原君游,徒豪举耳
以无忌从游,尚恐其不我欲也
D.今平原君以为羞,其不足从游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小题2】下列叙述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战国时期,平原君也算是礼贤下士的贵族公子,但跟信陵君比就相去甚远,他不但不了解处士毛公、薛公的才能,就是已经投奔他的门客毛遂的才能也并不真正了解。
B.信陵君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也表现在对处士毛公、薛公二人的态度上,他早就知道此二人有才能,于是想尽一切办法亲自去见他们,以能跟此二人交往为幸。后来在对待魏国的态度上二人为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C.当信陵君窃符救赵后,赵孝成王与平原君商量将赵国的五个城封赏给了信陵君,后来因信陵君听了门客的劝告才自谦起来,赵孝成王趁机宴请信陵君,要回五城,最后只将鄗作为信陵君的汤沐邑。
D.秦国不断派兵讨伐魏国,魏王日夜为此担忧,不计前嫌,派使臣去请公子。而公子出于私心,不准备救魏,后因毛、薛二公一番话使信陵君明白不救魏将无面目于天下,于是毅然奔魏。
【小题3】请用“/”给文中画线语段断句。
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何当面目立天下乎
【小题4】翻译
(1)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地,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同类题5

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宴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 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只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椎桴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抚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渡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固境而引兵归。

【小题1】用斜线“/”为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小题2】将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最比其羸弱者
【小题3】将下列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苏子卿曰明月照高楼想见馀光辉子美曰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庾信曰落
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梁简文
曰湿花枝觉重宿鸟羽飞迟韦苏州曰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三者虽有所祖然青
愈於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