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③为轮,其曲④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⑤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吾尝跂⑦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⑧也,而闻者彰。假⑨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⑩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
【小题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并且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说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对人们学习上常出现的不能持之以恒的现象,很具针对性。 |
B.句子“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并同理推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C.第3段作者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情况组成对比,展开论证。比如“登高而招”会“见者远”,这并非人的本身有什么特殊之处,而是因为“善假于物”,即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才取得的。 |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