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一书,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B.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自谓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
C.《始得西山宴游记》为“永州八记”之首,作者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
D.《像山那样思考》一文作者是赫尔曼·黑塞,他获得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荒原狼》、《瓦尔登湖》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11-07 03:50: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首创语录之体,以记言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誉。他把唐代的乐府诗创作推向了高峰,他的《蜀道难》使乐府古题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C.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重要内容和表现手段,主要指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既可以是人物的外部动作,也可以是人物的内心活动。
D.“赋”这种文体往往具有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欧阳修的《秋声赋》却不同于上述特点,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文化倾向。
同类题2
下列文学常识、古代文化常识,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古代学校的名称有“校”“庠”“序”等。办学的形式有“国学”和“乡学”之分,后代还有“太学”“国子监”“书院”“私塾”等 。
B.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
C.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写有多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欧也妮·葛朗台》等。
D.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是《左传》,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
同类题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获得教养的途径》是美国籍作家赫尔曼·黑塞写的,他曾获得过 1946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
B.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以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诗 余等。按长短规模分,词可以分成小令(58 字以内)、中调(59-90 字)和长调(91 字以上)。
C.《师说》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所作。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因他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世称“韩柳”。
D.荀子,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今存《荀子》一书,为荀子及其门人弟子所著。
同类题4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擢”指提拔、升进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拜”“除”“迁”“谪”“转”“徙”等,“迁”“谪”都指贬官。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所学课文《项羽之死》和《鸿门宴》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C.“丁”可表示顺序第四,也是天干第四位。它的意思还很多,如“人丁兴旺”中“丁”指人口,“壮丁”中“丁”指成年男子,“丁忧”中“丁”是遭逢、碰到的意思等。“庖丁解牛”中“丁”是厨师的名。
D.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中文体,这种文体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同类题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沁园春 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荀子(前313-前238)
韩愈(768-824)
柳宗元(77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