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1)故夫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逍遥游》)
(2)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塗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
惠子梁,庄子往见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节选自《秋水》)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夫效一官,行比一乡 知:知识
B.旬有五日而后 反:通“返”,返回
C.惠子梁,庄子往见之  相:做相国
D.谓惠子曰   或:有人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夫列子御风行,泠然善也 ②德合一君,征一国者
B.①庄子往见   ②及其所既倦
C.①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 ②于是余有叹焉
D.①亦若此     ②死已三千岁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
A.俨骖騑于上路
B.虽然,犹有未树也。
C.奚惆怅而独悲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无己”“无功”“无名”,也即“无所待”,就要构建一个富于灵性的、充满无限自由的、和谐广大的精神世界,这反映了庄子对绝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B.“庄子钓于濮水”是中国文人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典范,表现了中国文人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情操。
C.“惠子相梁”文章比喻巧妙贴切,以鹓雏比喻志向高洁之士,以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尖锐深刻。
D.选文使用了多个寓言故事,使文章充满了奇特的想象,体现了庄子散文的独特风格,他的人格魅力和文章魅力融为一体。
【小题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小题6】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3)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
(4)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22 08:37: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小题1】下列各句对“族”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庖月更刀 族:众、一般
B.虽然,每至于 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C.士大夫之 族:家族
D.秦者秦也 族:族灭
【小题2】下列四个成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刃有余 游:游进、运转
B.批郤导 窾:空、空处
C.刀而藏 善:通“缮”,拭擦
D.经肯綮 技:技艺
【小题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1)吾见其难 (2)天之亡我,我何渡
B.(1)无厚入有间 (2)故汉追及之
C.(1)今臣刀十九年矣  (2)非战罪也
D.(1)而刀刃若新发硎  (2)然今卒困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小题1】庄子是_______时期道家学派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飞越,想象奇特丰富,大量地运用________故事形式,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
【小题2】加点词解释:
(1)于是焉河伯始其面目(2)今我睹子之难也(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也(4)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
【小题3】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①顺流而行 ②面而视
B.①吾未尝此自多者   ②方存乎见少,又奚自多
C.①不知何时止不盈   ②自以比形于天地,受气于阴阳
D.①而轻伯夷义者 ②野语有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E.①吾长见笑大方之家  ②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教也。
【小题4】翻译句子。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小题5】划线句阐述了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生活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惠子梁(____________)
(2)谓惠子曰(____________)
(3)非梧桐不(____________)
(4)非鱼也(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小题3】寓言往往运用设喻来说明道理。选文(一)中“鹓雏”“鸱”“腐鼠”各指什么?
【小题4】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了选文(二),你认为庄子与惠子的辩论,谁胜出?为什么?
【小题6】两个语段各自体现了庄子怎样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