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故夫知
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
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
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
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夫知效一官 效:胜任 |
B.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非:指责 |
C.虽然,犹有未树也 树:树立 |
D.犹有所待者也 待:等待 |
【小题2】对宋荣子嗤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人的原因,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
B.他们不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
C.他们自鸣得意,与斥 一样所见甚小。 |
D.他们不值得夸耀,在世上没有更高追求。 |
【小题3】文中为什么要提到宋荣子、列子?下列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为了说明宋荣子、列子才智见识和修养都很高,是作者理想中的逍遥人物。 |
B.为了说明“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视甚高之可笑。 |
C.为了说明像宋荣子一样修养品行,像列子一样,一无凭借,御风而行。 |
D.为了衬出自己理想中的至人、神人和圣人,说明理想的境界是一无所待而游于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