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关 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小题1】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小题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3】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小题4】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03 02:46: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四 牡

《诗经·小雅》

四牡,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四牡,啴啴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翩翩者,载飞载止。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翩翩者,载飞载下。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

(注) ①(fēi):马行走不停的样子。②倭迟:道路迂回遥远的样子。③啴啴(tān):喘息的样子。④骆:白毛黑鬣的马。⑤(zhuī):斑鸠,鹁鸠,鹁鸪。⑥苞:草木丛生。栩:柞,栎。⑦杞:杞柳。⑧骎骎(qīn):马快速奔跑的样子。⑨谂(shěn):思念。
【小题1】对《四牡》一诗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首诗的首章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在“王事靡盬”与“岂不怀归”一对矛盾中展现了人物“我心伤悲”的感情世界。
B.全诗有三章写到马,马是诗中主人公出行的唯一陪伴;有两章写到鹁鸪鸟,是诗人行途所见。写景随意而又自然。
C.马儿气喘吁吁地在迂回遥远的周道上奔跑是缘于“王事靡盬”,“我”的“伤悲”和“不遑启处”也是因为“王事靡盬”。
D.鹁鸪鸟自由自在地上下翻飞和随意栖止,与“我”和“我”的马儿不停奔波形成对比,增加了“我”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E.“将母来谂”是全诗的关键句,本句揭出诗人“怀归”和“伤悲”的根本原因,也表现了连年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小题2】这首诗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并加以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尝有处橧巢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服之轻重便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湿润,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槀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
公曰:“然则曷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②橧(zēng)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③关市:指集市。讥:稽查,盘问。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如此,则诸侯至矣 行李之往来,共乏困
B.服之轻重便身   青,取之
C.然则曷禄夫子   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D.关市讥不征     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采薇(节选)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的“常之华”,就是“棠之花”;“君子之车”则是指将帅乘坐的战车,与下文中的“戎车”同义。
B.“业业”、“骙骙”、“翼翼”、“象弭鱼服”显示:这支军队战马雄壮;装备精良,排列整齐,动作熟练。
C.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战争的场面:将帅站在车上指挥,士兵环列四周形成掩护,组成严密的军阵。
D.诗中的成卒在杨柳依依的烂漫春光中从军走向战场,历经九死一生,在大雪纷飞的归途中步履蹒跚。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边塞诗,选自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小雅》,唱出了将士们的艰辛生活和思归情怀。
B.节选的前四行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气势上洋溢着激昂的战斗之情。
C.“岂敢定屠”、“岂不日戒”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反映了边关形势的紧张,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
D.“昔我往矣”及以下三句用了衬托的手法,以乐景写乐情,以夏景写哀情其目的都是为了加重其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