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杂诗
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持。
【小题1】对这首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一二句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南国佳人”的美貌,如桃李花开灿烂,耀人眼目。
B.三四句写佳人的行踪,朝游长江之北,夕宿潇湘之滨,表现出其不同凡响的举止。
C.五六句说世俗之人接近佳人时显得有些轻薄,佳人会为谁轻启朱唇一展歌喉呢?
D.七八句用“俯仰”一词形象地写出时光飞逝,随后写佳人容颜难以持久也就水到渠成。
E. 前人认为此诗构思巧妙,语短情长,于悲慨之中自具一种爽朗自然之美,耐人寻味。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08 07:09: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野田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注①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曾丕继位,对曹植心存疑忌,杀掉曹植的至交丁氏兄弟,本诗即作于此时。②鹞(yi0):一种像鷹而略小的猛禽。③捎(xiao): 挥击,削破。④摩: 迫近、贴近。
【小题1】“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运用了比兴手法,下列诗句采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
B.对酒当歌,入生几何!(曹操《短歌行》)
C.孔徽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
【小题2】本诗想象了持剑少年救雀的故事,以下对此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诗想象的故事紧承上面句子没有权势就不必交友的观点,这一观点也恰是作者的真实想法。
B.第五、六句写无冲天之志的“篱间雀”终究无法逃脱无情的打击,可见当时政治环境的险恶。
C.第七、八句写罗家得雀的喜悦和少年见雀被俘的悲苦,无一字褒贬,感情却深融于叙事之中。
D.最后两句作者想象黄雀被救后轻快地高飞,反映了作者想象解救朋友急难之后的悲惯和无奈。
E. 故事的叙述语言质朴无华,有叠字项真手法、通俗的口语,不事雕琢,平实中有感人的力量。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①。
游者叹黍离②,处者歌式微③。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①晞:晒干。②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③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诗属于古体诗,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
B.三、四句写鱼儿安然游于渌水之中,翔鸟自由地高飞云天,描摹了一副安然无惊、自由畅朗的图景,俯仰有致,意境开阔。
C.七、八句借物象变化,既写出时间流逝,也表现了游子离乡与归家时不同的心情。
D.九、十句所运用的典故,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游者”和“处者”思亲盼归的情感。
E. “游鱼潜渌水, 翔鸟薄天飞”两句与《沁园春长沙》中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两句都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小题2】有人说,与他父亲相比,曹植的诗少了英雄的豪气,多了才子的情怀,但这首诗与曹操的《短歌行》都体现了建安文学的特点,试比较它们表达的情感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