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小 园
黎 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影”句描写出园内景色之美,正面写出园内小池清澈见底,池边大树枝繁叶茂,树影倒映池中婆娑荡漾,水静影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B.颔联写入秋之后,黄叶挂满树木,缀满村庄,有“一半”被落日的余晖照耀着,颜色更加鲜明。这两句诗写出了乡村秋景的美。
C.颈联写园中景色,幽竹如人一般静立,寒花为“我”吐露芬芳。既写出了诗人对小园风物的喜爱,又以物衬人,衬托了诗人静雅高洁的形象。
D.诗人在小园中由斜阳看到新月初上,“新月似新霜”,既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也写出了秋夜的寒冷,故诗人说“小园宜小立”。
【小题2】“山光窥短墙”中“窥”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2-01 05:46: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秋湖觞芰图序

清曾燠

去年此日,湖水入图;闰月今秋,莲花展节。踏芳草而旧径出,讯竹林而新雨来。芰荷深浅,不减于昔游;朋友合离,已殊于前度。感四时之代谢,惜二难之重并。嘉会不常,芳筵宜再。

于时,晓凉犹嫩,残暑欲收。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画舫预停于堤曲,寺钟倏动于城阴。老僧来迎,群贤毕至。则由慧因寺前发棹也。

俄而锦缆徐牵,彩虹乍落。桥亭暂过,天水忽空。入香海之慈云,有琅玕之别馆。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白羽摇芬,可结远公之社。则就净香园小憩也。

于是过莲性之寺,沿筱园之堤,厥有层楼,颇宜高咏。旁屋三架,前沼一方。微飕送馨,初日生艳。拂绮席,陈兰肴。吸碧筩之杯,削华峰之藕。歌遗山双蕖之怨,咏灵运五字之诗。则酌酒于高咏楼也。

既而余觞告终,清兴未已。将返山阴之棹,复回曲院之风。别港渺以通幽,清磬悠然在水。一庵半掩,千树交阴。竹露品茶,林风醒酒。则归途访桃花庵也。

嗟乎!何地无水,何处无花?或因人事之乖,不免胜游之少。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官有余闲,民无异志。得从诸君之后,重开昨岁之筵。可以娱嘉宾,容拙吏。谓非厚幸,宜得纪传。爰有董、巨山水之家,徐、黄丹青之手。分之而各写一胜,合之而均有千秋。其图慧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图中之客凡十有八人,各有诗,是为序。

(选自《清文观止》)

(注)①曾燠:江西省南城人,乾隆进士,有《江西诗征》《赏雨茅屋集》等。②湖:即江苏扬州瘦西湖。当时作者担任两淮盐运史,在扬州设了题襟馆,与宾客们饮酒咏诗为乐,因在闰六月游湖,故题目中称“秋湖”。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图慧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
B.其图慧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
C.其图慧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
D.其图慧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我国,闰月特指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
B.俄而,片刻;一会儿。古代与之相近的表示时间短暂的常见词语还有俄、俄顷、少顷、少时、少间、须臾、斯须等。
C.灵运,即谢灵运,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
D.丹青,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也泛指书画艺术。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作者一行游玩瘦西湖的几个主要景点,从慧因寺到虹桥、桥亭,再到净香园、莲性寺、筱园、高咏楼,经过别港,最后到桃花庵。
B.本文用了很多典故,但是语言却清丽,朗朗上口,有音韵之美。
C.本文先叙写了作者在观莲节与宾客秋游的情形,最后一段交代客人们作画吟诗的缘由,并抒发了对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的赞美之情。
D.本文是一篇给诗集作的序文,采用了骈散结合的句式,抒写了文人墨客游山玩水的乐趣,有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意韵。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
(2)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冉氏烹狗记

清·崔述

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之。

刘位东①谓余曰:“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群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而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余且斗且行,过冉氏门而东,且数十武,狗乃止。当是时,身惫甚,幸狗渐远。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犹望而吠也。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②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居数日,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今夫市井无赖之徒,平居使气,暴横闾里间,或窜名③县胥,或寄身营卒,侮文弱,凌良懦,行于市,人皆遥避之;怒则吸其群,持械圜④斫之,一方莫敢谁何,若壮土然。一旦有小劫盗,使之持兵仗入府廨⑤防守,不下百数十人,忽厩马夜惊,以为贼至,手颤颤,拔刀不能出鞘;幸而出,犹震震相击有声;发火器,再四皆不然;闻将出戍地,去贼尚数百里,距家仅一二舍⑥,辄号泣别父母妻子,恐不复相见;其震惧如此,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虽然,畜猫者,欲其捕鼠也;畜狗者,欲其防盗也。苟其职之不举,斯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人,庸可留乎!石勒欲杀石虎,其母曰:“快牛为犊,多能破车,汝小忍之。”其后石氏之宗,卒灭于虎。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乏破,尚不可;况徒破车而牛实不快乎?然而妇人之仁,今古同然;由是言之,冉氏之智,过人远矣。

(本文有删节)

(注)①刘位东:人名,崔述的朋友。②藉令:假使。③窜名:冒领空名。④圜:围绕,围拢。⑤府廨:官署。⑥舍: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苟其职之不 举:称职
B.再四皆不   然:同“燃”
C.之则狗也   烛:照
D.且数十 武:武器
【小题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余柳枝横扫之/然其猛也
B.旦若遇之市/不拘时,学于余
C.过冉氏门东/ 门虽设常关
D.我至军中,公乃入/公子自终不能得之于王
【小题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冉氏烹狗原因的一组是(    )
①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
②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
③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
④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
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
⑥县人冉氏,有狗而猛
A.①②③B.③④⑥C.①②⑤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冉氏烹狗的行为虽然表示理解但并不赞赏。
B.刘位东因冉氏狗虽凶猛但可”防盗”而欲劝其勿杀。
C.作者借”冉氏烹狗”一事抨击了那些市井无赖之徒。
D.文中冉氏之狗欺软怕硬,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
【小题5】联系现实举例说明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