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结合全诗说说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4分)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1-12-20 06:58: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仁基,宇德本,河东人也。仁基少骁武,便弓马。平陈之役,以亲卫从征,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以本官领汉王谅府亲信。谅反,仁基苦谏见囚。谅败,超拜护军。后改投武贲郎将,从将军李景讨叛蛮向思多于黔安,以功进银青光禄大夫。击破吐谷浑,加授金紫光禄大夫。斩获寇掠靺鞨,拜左光禄大夫。从征高丽,进位光禄大夫

李密据洛口,帝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拒密。仁基见强寇在前,士卒劳弊,所得军资,即用分赏。监军御史萧怀静止之,众咸怒怀静。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仁基惧,杀怀静,以其众归密。密以为河东郡公。其子行俨,骁勇善战。密复以为绛郡公,甚相委昵。

王世充以东都食尽,悉众谐偃师,求决战。密与诸将计。仁基曰:“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通东都。世充却还,我且按甲。世充重出,我又逼之。如此,则我有余力,彼劳奔命。兵法所谓彼出我归,彼归我出,教战以疲之,多方以误之者也。”密曰:“公知其一,不知其二。东都兵马有三不可当:器械精一也,决计而来二也,食尽求斗三也。我按兵蓄力以观其弊,彼求斗不得,欲走无路。不过十日,世充之首可悬于麾下。”单雄信等诸将轻世充,皆请战。仁基苦争不得。密难违诸将言,战遂大败。仁基为世充所虏。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及僭尊号,署仁基为礼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将军。行俨每战,所当皆披靡,号万人敌。世充惮其威名,颇加猜防。仁基知之,甚不自安,遂与世充所署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崔德本等谋。令陈谦于上食之际,持匕首劫世充,行俨以兵应之。事定,然后辅越王侗。事临发,将军张童儿告之,俱为世充所杀。

(节选自《北史・卷三十八》)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
B.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
C.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
D.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光禄大夫,汉武帝时置,掌顾问应对,皆为加官及褒赠之官,加金章紫绶者,称金紫光禄大夫;加银章青绶者,称银青光禄大夫。唐、宋以后用作散官文阶之号
B.御史,中国古代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国君置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C.僭尊号,即继承皇帝封号,文中指的是王世充即位为皇帝。
D.丞,秦汉以后用作官名,一般是各级长官的副职,如大理寺丞、府丞、县丞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仁基年青时就骁勇骑马射箭,在平定南陈的时候,冲锋在前,初立功绩。后来成了汉王杨谅的亲信,杨谅谋反,他苦威武,擅长劝不听,反被囚禁
B.李密造反,皇帝命裴仁基讨伐,后因人陷害,他投降李密,得到李密的重用。
C.王世充因为东都洛阳粮食不足,寻求与李密决战,裴仁基献疲敌之计,李密因害怕不出,裴仁基积极请战,最后兵败被俘,又投降了王世充。
D.裴仁基一生骁勇善战,有谋略,但一直遇主不明,自己也对人不忠,反反复复,最后事败被杀,令人叹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仁基惧,杀怀静,以其众归密。
(2)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岳渎经

唐李公佐

贞元丁丑岁,陇西李公佐泛潇湘苍梧。偶遇征南从事弘农杨衡,泊舟古岸,淹留佛寺。江空月浮,征异话奇。

杨告公佐云:“永泰中,李汤任楚州刺史时,有渔人,夜钓龟山之下。其钓因物所制,不复出。渔者健水,疾沉于下五十丈。见大铁锁,盘绕山足,寻不知极。遂告汤。汤命渔人及能者数十,获其锁。力莫能制,加以牛五十余头,锁振动,稍稍岸。时无风涛,惊浪翻涌。观者大骇。锁之末见一兽,状有如猿,白首长鬐,雪牙金爪,闯然上岸。高五丈许,蹲踞之状若猿猴。但两目不能开,兀若昏昧。目鼻水流如泉,涎沫腥秽,人不可近。久乃引颈伸欠,双目忽开,光彩若电。顾视人焉,欲发狂怒。观者奔走。兽亦徐徐引锁拽牛,入水去,竟不复出。时楚多知名士,与汤相顾愕栗,不知其由尔。乃渔者时知锁,其兽竟不复。”

公佐至元和八年冬,自常州饯送给事中孟简至朱方,廉使薛公苹馆待礼备。时扶风马植、范阳卢简能、河东裴蘧皆同馆之,环炉会语终夕焉。公佐复说前事,如杨所言。

至九年春,公佐访古东吴,从太守元公锡泛洞庭、登包山,宿道者周焦君庐。入灵洞,探仙书。石穴间得古《岳渎经》第八卷。文字古奇,编次蠹毁,不能解。公佐与焦君共详读之:“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禹怒,召集百灵,搜命夔龙。桐柏千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鸿蒙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禹授之章律,不能制;授之鸟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鸱、脾桓、木魅、水灵、山妖、石怪,奔号聚绕,以数千载。庚辰以战逐去。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庚辰之后,皆图此形者,免淮涛风雨之难。”

即李汤之见,与杨衡之说,与《岳渎经》符矣。

(选自鲁迅编选《唐宋传奇集》,略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命渔人及能者数十    水:游泳
B.稍稍岸,时无风涛 就:靠近
C.其兽竟不复    见:看见
D.原之远近 隰:低湿的地方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夜钓龟山之下    ②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B.①加以牛五十余头,锁振动  ②尔其无忘父之志
C.①乃渔者时知锁    ②某,而母立于兹
D.①俾淮水永安流注海 ②是寡人之过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
B.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
C.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
D.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
【小题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描述无支祁的一组是
①其钓因物所制,不复出。    ②白首长鬐,雪牙金爪。
③目鼻水流如泉,涎沫腥秽。  ④禹怒,召集百灵,搜命夔龙。
⑤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⑥禹授之章律,不能制。
A.①②③B.①④⑤C.④⑤⑥D.②③⑥
【小题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杨衡告诉李公佐,他在任楚州刺史时,遇到过无支祁。
B.无支祁外貌像猿猴,但是并不是山神,而是水神,能生活在水下。
C.无支祁力量很大,不能轻易驯服,但是被庚辰制服。
D.李公佐在阅读《岳渎经》时,知道了关于无支祁的记载。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兽亦徐徐引锁拽牛,入水去,竟不复出。
(2)文字古奇,编次蠹毁,不能解。
(3)庚辰之后,皆图此形者,免淮涛风雨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