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卜算子
蒋春霖①
燕于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②也是愁,莫③向天涯去。
(注)①蒋春霖:清代词人,一生落拓。②浮萍:传说柳素入水化为浮萍。③莫:不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篇写燕子不来、阴雨锁院的凄迷景象,寄寓了词人失落、惆怅、无可奈何的情感
B.“一角”两句写风把落花吹找到阑干的一角,这落花所聚之处也便成了春天的归宿。
C.上片借小院、阴雨、落花、燕子等意象描绘暮春画面,为下片四句直抒胸臆作铺垫。
D.下片适过弹泪、把酒等动作细节的描写,主要表达了对春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E. 全词感情基调抑郁悲凉,婉约深致,与写情愁别绪及个人际遇的宋婉约词风格相近
【小题2】词的最后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7-16 03:04: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禧,字叔子,一字冰叔,赣之宁都人也,生以天启甲子。禧年十一补邑弟子员,试辄其曹。后十年,会甲申之变,帝死社稷,禧闻号恸,日哭临县廷,居则愤惋吒咤,如不欲生。已乃谢弃诸生服,隐居教授。

禧负才略,善擘画理势,每事前决成败,悬策而后验者十常八九。方流贼之炽也,承平久,人不知乱,且谓寇远,猝难及。禧独忧甚,移家翠微峰居焉。翠微峰距宁都西十里,士友稍稍依之,而彭士望、林确斋亦至。士望南昌人,字躬庵,遭乱,喜结客,立义声,公卿间与禧立谈定交,遂偕林挈妻子来家翠微。林故南昌宗室子,变姓名为林确斋,世所称易堂诸子也。其后数年,宁都中寇,被屠掠,而翠微独

禧既谢诸生,益肆力为古文辞,授徒穷山,弟子著籍者常数十人。喜读史,尤好《左氏传》及苏洵文。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屑抚拟如世之貌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摹画淋漓,故其所为《新乐侯刘文炳传》尤工。年四十乃出游,涉江逾淮,游吴越,思益交天下非常之人。闻有隐逸士,不惮千里造访。

康熙十七年,诏中外举博学鸿词,禧亦在举中,被征,以疾辞。郡太守县令更督辄就道,不得已舁疾至南昌,就医药。抚军某疑其诈,以板屏舁之至门,禧絮被蒙头,卧称病笃,乃放归。后二年,赴维扬故人约,舟至仪真,暴心气病,一夕卒,年五十七。著有文集二十二卷,诗集八卷、左传经世若干卷。兄详,字善伯;弟礼,字和公,并有集行世。

论曰:明宣德中,周文襄忱荐龚翊为太仓学官,翊辞不就,语人曰“吾仕无害于义,恐负金川门一恸耳”。而禧之论,以谓翊一门卒,非有知己之恩、国士之责也,既已更立三朝,身逢圣贤之主,而然不肯少污其志,贤已。呜呼!禧倘自谓与。

(选自葛虚存《侯方域魏禧轶事》,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试辄其曹   冠:位居第一B.帝死社稷 愍:哀怜
C.而翠微独   完:坚固D.然不肯少污其志  皭:洁白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朝灭亡之后,魏禧伤心难过、痛不欲生,下定决心隐居,不再出仕为官。
B.社会动荡之际,魏禧有先见之明,与友人一同搬至翠微峰,躲避了一场祸患。
C.魏禧因仰慕忠义,所以格外用心书写忠烈之事,并且四处游历、结交忠义之人。
D.明宣德年间,龚翊被举荐为太仓学官,却辞不赴命,魏禧赞扬了他的气节。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禧负才略,善擘画理势,每事前决成败,悬策而后验者十常八九。
(2)禧既谢诸生,益肆力为古文辞,授徒穷山,弟子著籍者常数十人。
【小题4】根据文中人物的各方面情况,概括当时隐士的形象特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汪容甫先生行状
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仪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杭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弨,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其见重如此。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往,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助书贾书于市 鬻:卖
B.先生往    谒:拜见
C.称之不    置:置办
D.尚欲扬榷而之 陈:陈述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
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2)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小题4】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无狭居记

刘大櫆

①昔姚君松谭先生读书渝水之上,固其室屋之浅小,而扁之曰“无狭居”。后先生以病归里。既谢世,而先生之子竹舫先生及其孙咏棠自县城徙居县境之东鄙;未数年复徙归于县城。凡历祖、子、孙之世,居四迁,而无狭居之名不废,所以见思先人之志,永矢不忘也。

嗟夫人之寄生于天地犹履迹之在雪居宁有狭不狭乎?余不及见松谭先生,而去年春,竹舫先生复以事客岭南,亦无缘由相见。独咏棠朝夕与处,每相与把酒笑谑歌呼,极往还之尔。入其室,芝草盈阶,而图书星列于几席。余竦然异之,咏棠慨然叹曰:“此吾祖所以所以名其读书之室,而吾父继之者也。今吾亦于此效占毕焉。吾祖吾父读书皆不达,至于吾则又何冀?”

③夫以咏棠之三世读书,而又能不忘其先人,则所以垂名千载之下,而归荣其祖父者,固在于此。余于咏棠乎望之!虽然方松谭先生名其室之时,岂知二十余年之后而余之为其记也哉?

注释:①占毕:诵读,吟诵。
【小题1】姚咏棠的居室沿用祖、父“无狭居”的名字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语句回答)
【小题2】用“/”给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断句。
嗟 夫 人 之 寄 生 于 天 地 犹 履 迹 之 在 雪 居 宁 有 狭 不 狭 乎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松谭先生室屋矮小却题名“无狭居”,有“何陋之有”的意味。
B.松谭先生带着儿孙们多次在县城和乡下间迁居,最后定居县城。
C.咏棠在县城里的居室,环境很清雅,几席之上到处都摆放着书。
D.咏棠认为读书并没有让祖、父仕途发达,自己读书也没有指望。
【小题4】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松痴

史震林

松痴老人,家黄山。黄山产异松,常命童负餱粮,策杖步往探松。稍佳者,辄徘徊之。入山益深松益奇。松之顶,可坐,可卧,可步,可跃;其倒枝横干,可梯,可桥,可栏。下可避雨雪,嚼其叶,甚甘。无虎豹蛇蝮害人之,有黄帝时青猿,不易见也。其结根悬崖怪石间,不土而活,不水而润。则弃杖,攀援匍匐造之,疲且眩,卧于石,仰玩之。饥时,食餱粮,酌涧泉。粮尽,食松叶。有碧苔附松节,食之芳美。会日暮,寻山舍宿焉。弗,就松之偃盖者,跏趺①其下,以至晓。童苦之,弗肯从。

一日,独携酒入深山,曲折迷岩壑,青猿跃其前,导之得出。至老兴益豪。胸次高旷,不名利,和易坦直,好善乐施。渊渊然,莫测其量也。庭外植异松百余株,朝夕觞咏。月夜着素袍,步松影,如鹤。喜吹笛,笛已,或抚琴。笛声琴韵与松籁相有无。问得异松者,虽百里访焉。购之弗获,则吹笛于其下而去。邀老人弗往,则每诡言得异松,述虚状给老人,老人惊,遂曳杖往。因自号松痴老人,郡守额其居曰:“怀葛②遗风”。童孺妇女及贩夫佣仆,无不颂老人者。

跏趺:佛教徒修行的一种坐法。 ②怀葛:乃无怀氏、葛天氏之并称。二人皆为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古人以为其世风俗淳朴,百姓无忧无虑。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策杖步往探松
(2)无虎豹蛇蝮害人之
(3)弗 
(4)不名利
【小题2】在下列加点的词中,与“郡守额其居”中的“额”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倒枝横干,可,可,可
B.童
C.外植异松百余株
D.朝夕
【小题3】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松顶,可坐,可卧,可步  导得出。
B.不水  则吹笛于其下
C.寻山舍宿 虽百里访
D.不见也 和坦直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结根悬崖怪石间,不土而活,不水而润。
(2)月夜着素袍,步松影,如鹤。
【小题5】文中所叙述的老人的行状,特别是划线句与我们曾学到过的________所创作的嗜酒的____________相似。
【小题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