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别雎阳故人
张谓
少小客游梁,依然似故乡。
城池经战阵,人物恨存亡。
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
有书无寄处,相送一沾裳。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叙述自己从小就客居异地,“少小”与“客”两相对照,蕴含了无限的哀愁。
B.第二句写居住地与故乡相似,也足以慰藉诗人多年以来的思乡之情,令人欣慰。
C.颔联的前句写城池饱受了战争的摧残,虽没有细致描绘,但可让人想象到战争的残酷。
D.第四句写人的生死难以预想,从而将个人命运与大环境相连,使主旨更具普遍意义。
【小题2】(小题2)试从情和景的角度赏析“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9-16 09:12: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裴侠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遂从入关。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人歌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迁户部中大夫。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擿,数旬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其自首。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侠尝遇疾沉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可向府耶。"所苦因此而瘳。晋公护闻之曰:"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征并来候侠疾,所居第屋,不免霜露。贵等还,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奴隶耕耒粮粟莫不备足。缙绅咸以为荣。卒于位,谥曰贞。
(节选自《北史·裴侠传》)
注①擿(tī):揭发。②瘳(chōu):病愈。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拿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B.所拿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C.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D.所拿官物/多有費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字,《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及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成年以后才能取字。
B.忧,《尚书•说命上》:“忧,居丧也。”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守丧,守丧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
C.除,除去旧职授新职。除的本义为宫殿前的合阶。而阶梯一级一级改变,故可用来表示改变原有的官职,授予新的官职。
D.溢,本义是推古代瘟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义色彩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侠七岁后即很聪明,有异于一般孩童。为官后忠于皇上,荥阳郑讳认为天下动乱,劝他另某前程,惧遭罪责侠拒绝了这一忠告,毅然跟随皇上西迁入关。
B.裴侠生活俭朴,为官清廉。他毎日只是粗茶淡饭,而不食肥鲜美味;从不私用郡中仆役,又不私取任何公物。因此受到人们尊重,称赞他为人间楷模。
C.裴侠在户部任职时严格越是官吏,揭发不法行为,并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在工部任职 时,又敦促奸史坦白交代,仅李贵一人即招供贪污公款五百万。
D.裴侠时时以公事为重,深受晋公护的赞誉。皇上了解到他生活清贫,改善了他的居住条件,赏赐他良田、奴隶及各种物品,士大夫都为此感到荣耀。
【小题4】把下对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
(2)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
(3)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①谭用之:唐末五代时人。②刘琨:晋代人,当时北方被少数民族所统治,刘琨和好友祖逖胸怀统一大志,为报效国家,他们常常闻鸡鸣而起舞。③橘柚:《九章·橘颂》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④王孙:《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交代了泊船湘江的特定处境,“锁梦魂”,巧点“宿”字,透露诗人因行游受阻而怅然之感。所以,诗歌首联旋律舒缓低沉,满含怅惘情绪。
B.颌联描写湘江的秋雨景色。“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这两句对仗工整。“芙蓉国”和“薜荔村”,本已极言其多、其盛,再加上“万里”和“千家”的修饰渲染,烘托出气象的高远,境界的壮阔。
C.颈联重抒情。“悲橘柚”,是说橘柚引起诗人的悲叹。“王孙”一词运用典故,表现诗人壮烈情怀。
D.尾联以景结情,意在言外。湘江沿岸,正是屈原足迹所到之处。屈原身处逆境,尚有一渔父与之对话;而现在诗人的情况却是渔人看见他竞不与之言语,令人感慨万千。
E. 本诗写景抒情各有侧重,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是融洽的。这首七律,借湘江秋雨的苍茫景色抒发诗人的慷慨之气,写来情景相生,意境开阔。
【小题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