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旧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注]①蘼芜:香草名。②手爪:指女子的针线手艺。③嫌:黄绢。④素:白绢,价值比缣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三句是作者叙述,第四句是女主人公——一个被丈夫休了的女子的发问。接着四句是故夫的回答,“新人从门人”两句是女主人公的话,后六句是故夫的话。
B.女主人公见了休了自己的故夫,不但未埋怨、责难,还长跪在地,关心地询问新妇的情况,可见她恋情不断,欲借此机会重续前缘。
C.“新人从门人,故人从阁去”意思是新媳妇从大门娶进来,而弃妇则从旁门被逐出去。这里女主人公委婉抒发自己被无情休弃的痛苦、哀怨。
D.虽然新人没有出场,但从故夫和故人的对话里,可以明显地看出故夫和故人久别后再会时互倾衷肠中流露出的内心痛苦。
【小题2】这是一首有名的弃妇诗。结合诗歌的内容,谈谈该诗在写作技巧上有什么特色。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27 03:37: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下列小题。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小题1】这几句诗采用的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排比和比喻B.夸张和渲染
C.铺陈和排比D.赋、比、兴
【小题2】刘兰芝临别梳妆时,“事事四五通”,其原因是什么?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
A.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作为对封建家长制的无言的挑战。
B.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以博得焦母的好感,来促使焦母改变主意。
C.借此延缓别离时间的到来,反映了兰芝痛苦矛盾的心情。
D.临别时精心修饰,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
【小题3】“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对这句话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下堂别姑,泪落不止,和小姑叙旧,望小姑在阿母面前美言几句。
B.兰芝在焦家只有二三年,小姑不可能长这么快。这是夸张写法,极言时光过得快。
C.这几句话客观地叙述了兰芝眼看着小姑长大成人的事实。
D.和小姑叙旧,希望小姑能帮助她和焦仲卿维持坚贞的爱情。
【小题4】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C.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D.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小题5】选择与“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
A.烟笼寒水月笼沙B.秦时明月汉时关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苏武书(节选)

汉李陵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休畅,幸甚幸甚。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边声四起。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辜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陵虽辜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男儿生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努力自爱,时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荣休畅 通假字,同“闻”,名声
B.当大任 希望
C.刭身绝域之表  外,与“里”相对
D.谁复能屈身稽颡 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行礼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汉功臣不薄    则一生彘肩
B.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 夫仁、义、智辩,三者非所以持国也
C.男儿生不成名  挟飞仙遨游
D.时北风 不如而厚遇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李陵给苏武的这一封信中,他向苏武表明心迹,极力说明自己投降匈奴之不得已,渲染了战场的悲壮,及将士们浴血奋战的惨相,两方兵力悬殊,援兵不至,导致兵败被俘。
B.李陵认为自己功大罪小,投降不死只是为了将来有机会再为汉朝建功,但武帝不加明查而诛其家族,使得他常常想要用死来洗刷羞辱。
C.李陵批评汉帝负德,表示自己此生无法建功扬名,不如死埋没在蛮夷之地,他不愿意再回到大汉朝廷,去面对刀笔吏的羞辱。
D.此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如处异域而念故土,兵寡而入众敌心脏,苏武持节荣归而己却寄人篱下,拉近了与读者的情感距离,获得了更多同情和理解,也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小题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小题5】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2)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报孙会宗书

(汉)杨恽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厎,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遭遇时变,以获爵位。终非其任,卒与祸会。

足下哀其愚矇,赐书教督以不及,殷勤甚厚。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言鄙陋之愚心则若逆指而文过默而自守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

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与群僚同心并力,陪辅朝廷之遗忘,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怀禄贪势,不能自退,遂遭变故,横被ロ语,身幽北阙,妻子满狱。当此之时,自以夷灭不足以责,岂意得全其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窃自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没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

夫人情所不能止,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呜呜。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恽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子尚安得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夫西河魏土,文侯所兴,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遗风,漂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安定山谷之间,昆夷旧壤,子弟贪鄙,岂习俗之移人哉?于今睹子之志矣。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无多谈。

(注)①报孙会宗书:杨恽的友人安定郡太守孙会宗曾写信劝告他。②厎(zhǐ):至。③董生:指董仲舒。④西河魏土:西河是战国时魏所置郡。孙会宗为西河人。⑤段木干:魏文侯时人,守道不仕,文侯尊其为师。田子方:亦魏文侯师。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质无所厎 文质:文采
B.不足以责 塞:弥补
C.有时而 既:尽,终
D.明明求仁义 明明:勉力,努力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赐书教督以不及   莫知计
B.夫人情所不能止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
C.今子尚安得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不物喜,不以己悲
D.于今睹子之志矣   今君亡赵走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恽在这封书信的开首即言明致书孙会宗的缘由,讲述自己的不幸遭遇,表示要向孙会宗说明自己的心意。
B.作者陈述自己沐浴皇恩,不能有所建明,后遭遇变故,只好退而以小人自况。他经营产业,又因此遭世人讥议,令他深感不解和愤懑。
C.文章结尾用段干木、田子方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要向他们学习,保持高洁的品性。
D.通读全文,作者不顾封建礼法、与世俗抗争、傲然不羁的形象跃然纸上。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言鄙陋之愚心则若逆指而文过默而自守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
(2)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