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十七)

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①,见别萧艾中②。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③。

[注]①脱:或许,表假设,②萧艾:野蒿,臭草。③鸟尽句:《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又《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小题1】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饮酒》是组诗。组诗各首一般在题材上有相关性,但前后联系不一定十分紧密。
B.诗人把贤人比作庭中清香的幽兰,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可见出作者对自己的期许。
C.以萧艾与幽兰映衬,村托出贤者的高洁不凡,同时蕴含着作者对庸俗之人的怜悯。
D.诗歌前四句与后四句看似联系不很紧密,实则完整展现了作者心路历程的变化。
【小题2】请分析诗歌后四句表达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03 10:15: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陶渊明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里称之。嘉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尘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余日,更版为劝学从事。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谘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孝宗穆皇帝闻其名,赐见东堂,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诏使人扶入。

君在朝,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赞曰:孔子称:“进德修业,以及时也。”君清蹈衡门,则令闻孔昭;振缨公朝,则德音允集。道悠运促,不终远业,惜哉!仁者必寿,岂斯言之谬乎!

(选自《陶渊明集》,有删改)

 ①冲默:淡泊恬静。②远量:气量。③不任拜起: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④清蹈衡门:隐居在家之时。⑤令闻孔昭:美好的名声很显著(即美名远扬)。⑥振缨公朝:出仕为官。⑦德音:道德声誉。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B.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C.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D.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B.秀才,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后废秀才科,秀才遂作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本文指读书人。
C.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六部的最高长官皆称尚书,相当于现在国家各部的部长。
D.东堂,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太极正殿的东厢房,史籍中一般简称“东堂”。一般情况下,东堂是皇帝与群臣商讨国事的地方,而西堂则是皇帝的歇息场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嘉虽然少年丧父,但是对母亲非常孝顺,对兄弟友爱,得到了乡里人的称赞;他恬淡且有气量,令同辈敬重。
B.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但二人对孟嘉十分推重与佩服,皆认为自己的才德不如孟嘉。
C.孟嘉曾任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被桓温看重,主要因为他为人和气而且正派。
D.孟嘉无论是在朝做官还是隐居在家,道德声誉都很高;但由于早逝,因而没能成就一番大业,让人感到十分可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2)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饮酒(其二十)

陶渊明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1),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2)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3),六籍(4)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5)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6)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注释:(1)鲁中叟:指孔子。(2)洙泗:二水名,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3)绝世下:指汉代灭亡以后。(4)六籍:即六经。(5)问津:出自《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6)头上巾:《陶潜传》载,陶渊明曾“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直抒感叹之情,既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又统摄全篇。
B.“洙泗”两句,写孔子之后礼乐教化中断,世风日下,直到暴秦时代。
C.“区区”两句,写前代饱学诗书的长者忠诚勤恳地传授儒家文化典籍。
D.“终日”两句,写当今社会上人们终日奔忙,却没有一个人向我请教。
【小题2】诗中“凤鸟”出自《论语》(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下列诗句中“凤”的含义,与本诗中相同的一项是
A.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战国•屈原《离骚》)
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C.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D.岂无当世志,凤鸟不可逢。(明•唐时升《园中》)
【小题3】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中指出,陶渊明的诗“言饮酒,未必意真在酒”。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