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序文
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①,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②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③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④,当敛裳宵逝⑤。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曰。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选自《陶渊明集》)
(简注)①生生: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资:凭借。②诸侯:各地州郡长官。③矫:假。厉:勉强。④稔:谷物成熟之期。⑤敛裳:收拾行装。宵逝:连夜离开。《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所作。本文是序文,叙述了他就职彭泽县令和弃职的原因。当时正值天下祸乱不已,政局动荡;由于他生活贫困,难以自给,于是在别人的推荐下勉强到离家甚远的彭泽县,当了县令这样一个小官。但几天后,就有了归隐的想法。这是因为他天性自然纯朴,从仕不但不能实现他欲有所为的壮志,还得违拗自己的质性,折腰事人,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最终选择了躬耕。因为既要保全精神上的真我,又要为家人谋求衣食,维持生计只能选择躬耕才是最无愧的。于是借程氏妹丧之机,就弃官归田了。
(阅读训练)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B.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 |
C.长风破浪会有时 | D.于是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 |
A.眷然有归欤之情 | B.深愧平生之志 |
C.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 D.会有四方之事 |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
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