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1)

杨炎正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2)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释:(1)淳熙五年(1178年),作者与辛弃疾同由水路经过扬州,登上北固山甘露寺内的多景楼,写下了这首词。(2)若为:怎样。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句以“乱”字写出秋叶飘飞的萧索景象,与“无边落木萧萧下”况味相似。
B.词人将登楼看到的景象比作壮美的图画,“舒卷”二字烘托出自然景物的流动感。
C.作者将波涛汹涌之声想象为江水之下鱼龙相互应答的悲啸之音,寓有一番寄托。
D.结尾处词人以“沙鸥”自况,进一步写出自己身形憔悴、飘泊无依的孤苦处境。
【小题2】本词上阕“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运用了比拟手法,赋予寒风霜露以人的行为与情态。下列诗作中也运用了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B.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C.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D.几处渔村欸乃歌,轻烟染就万峰螺。乌篷摇入潇湘路,才信春江是绿波。(何绍基《春江》)
【小题3】这首词抒发情感起伏跌宕,波折连绵。请结合具体诗句对此作简要阐释。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19 10:32: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赤壁
南宋•戴复古
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
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白鸟沧波上,黄州赤壁边。
长江酹明月,更忆老坡仙。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来到赤壁岸边,眼前浮现出英雄周瑜的形象。
B.颔联写诸葛亮挥动羽扇,火烧赤壁,为大破曹军立下了功勋。
C.颈联回到眼前,实写赤壁江面烟波浩渺,白鸟飞翔的景象。
D.尾联联想到谪居黄州的苏东坡及其以赤壁为题创作的名篇。
【小题2】“联想”就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例如《赤壁》“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
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联想的一项是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B.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D.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沈园二首》)
【小题3】戴复古的《赤壁》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与赤壁之战有关的怀古诗词,请比较两首诗词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异同。
【小题4】今年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要求选手在“飞花令”这一比赛环节依次说出含有某个字的诗句。请按“飞花令”的游戏规则,在横线上填写含有“春”字的作品原句。
①   ,将有事于西畴。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   ?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③   好雨知时节, 。 (杜甫《春夜喜雨》)
④   今年欢笑复明年, 。  (白居易《琵琶行》)
⑤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
⑥红酥手,黄縢酒, 。     (陆游《钗头凤》)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登多景楼

(南宋)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注①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春天,词人前往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考察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的策略。期间曾登多景楼并写下了这首词。②王谢:此代东晋上层人士,喻指今之掌权者。③强对:此指强敌。

【小题1】这首词的词牌应是( )。
A.水调歌头
B.雨霖铃
C.念奴娇
D.沁园春
【小题2】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阕中“今古”暗示此词是借古论今,“鬼设神施”三句从江山形势的奇险引出对“天限南疆北界”主张的自豪。
B.上阕“一水横陈”三句,指出京口地形非常险要,是争雄的好据点,对南宋有利,应该北上争雄。
C.下阙“因笑”二字,承上阕结尾批判六朝统治者为保住少数人私利,无心北伐,顺势而下,使上下阙浑然一体。
D.下阙用“腥膻”代指充满了腥膻之气的敌占区,暗含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收复失地的批判。
【小题3】联系全词,分析下阙划线句子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