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苏秀道中

(南宋)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令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B.“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且喜溪流岸岸深”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C.“千里稻花应秀色”抒发了诗人久旱逢甘霖,秋天将以苏的欣喜之情。
D.尾联用了衬托手法,写无田者尚且欣舞,况有田者乎,将喜渲染到极致,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小题2】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31 11:44: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落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①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在诗词中曾有“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问长缨,何时入手,缚住戎主?”等豪壮之句。
【小题1】下列各项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描绘了一幅凄凉衰败的落梅景象,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
B.颔联进一步刻画落梅,“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这两句对仗工整,化用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典故,寓意深刻。
C.“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一笔双写,不仅用“迁客”“骚人”的迁谪放逐来比喻“落梅”,且用梅花的高洁品格来赞美“迁客”“骚人”。
D.这首咏梅诗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有着深刻的寓意,寄托着诗人浓烈的悲愤之情,用笔委婉,言近旨远。
E. 尾联中“东风”实际上指控的是执掌权柄者,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同时警告人不要过分的“孤高”。
【小题2】本诗颈联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颈联、颔联,对“同工”之处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