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今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①,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莫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雇人答策,三九②公宴,则假手赋诗,当此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鹿独③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此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于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于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特立杰出者如芝草,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取材于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札:铠甲上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叶片。②三九:即三公九卿,执掌中央政权的高级官员。③鹿独:颠沛流离的样子。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
有误的一项是
A.或因家世余绪 余绪:前代遗留下来的 |
B.则假手赋诗 假:虚假 |
C.非复曩者之亲 曩:从前 |
D.自美于矿璞 矿璞:未经磨莹的金玉 |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此销日 长成以后 |
B.明经求第,则雇人答策 为将则与孙武、吴起同术 |
C.求诸身而无所得 生而知之者上 |
D.施之世而无所用 不师古之踪迹 |
【小题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笔则才记姓名 提笔也就能写写姓名 |
B.塞默低头 闭口不语,低着头(以掩饰窘迫) |
C.特立杰出者如芝草 特异、杰出的人像芝草一样(稀少) |
D.犹蒙被而卧耳 犹如蒙着被子睡觉一样(舒服) |
【小题4】以下各组语句,全都属于不学无术者丑态的一组是
①讲议经书 ②射则不能穿札 ③蒙然张口,如坐云雾
④傅粉施朱 ⑤望若神仙 ⑥触地而安
【小题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强调人要有所专本,以此立足。 |
B.士农工商,没有高低,应平等相待。 |
C.饱食终日,安于享受,必遭人耻笑。 |
D.作者认为孙武、管仲等人属于天才。 |
【小题6】本文末段作者的学习经历引发了你哪些共鸣和思考?请作简要说明。
【小题7】文中以金玉、木石为喻,论述后天学习的重要,荀子《劝学》中也有以金、木为喻强调学习重要的句子,请写出该句。
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小题8】用“/”为下面一段文言文画线部分断句。
陈宗训事母尽孝,每 饮 食 亲 友 家 遇 时 新 品 味母 未 尝 必 托 以 疾 忌 不 下 一 箸。翌旦,必入城市,买以奉母。或远方难得之物,可怀者必怀归,母心乐之,至老不衰。(取材于明陆容《菽园杂记》)